M+ 8大必睇展品!10萬小泥人、艾未未裝置、清友壽司吧成話題焦點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M+,在醞釀15年後終於開幕。我們精選了當中8大必睇展品,讓你在參觀前做好準備!

M+致力收藏及展出20及21世紀的藝術創作,推廣香港視覺文化。開幕期間將設有 6 大專題展覽,將在博物館約17,000平方米的33個展廳中向大家展示,包括約1,500件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香港視覺文化及全新委約的作品。


1.「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展覽泥人作品

由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邀約廣東象山村村民創作,用逾10萬個泥土捏成浩瀚人海, 觀眾可站定在單一位置縱目眺望這片如海的泥人,同時也彷彿被成千上萬雙眼睛注視,十分壯觀!

2. 清友壽司吧

日本家具兼室內設計師倉俁史朗設計的清友壽司吧,是他逝世後僅存的其中一個室內設計,被 M+斥資1500萬收購。清友壽司吧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見證著日本經濟騰飛和興衰時期,展示了日本傳統建築特色之餘同時亦讓人反思快速消費的文化。

3.艾未未《洗白》

艾未未以126件白色和褐土色的陶瓶在地上分行排列,曾將漢代的陶甕摔成碎片,又曾把器皿泡進顏料中,以及在花瓶上繪上可口可樂的標誌。透過展示、改造和破壞歷史工藝品,艾未未重訂、轉化和質疑了加諸物件身上的價值,藉此批判政治和傳統。

4. 耿建翌《第二狀態》

此一組四幅單色油畫,呈現同一人大笑時面容變化的模樣,甚或各自顯露四種不同的笑容。作品中人像面部大於真人,張大的口、揚起的眉、皺起的眼,表情變化都清晰可見;但耳朵和頸項就隱沒畫中,漆黑背景襯托的面容就像一張張面具。瀰漫畫面中的灰暗色調和疏離之感,反映耿建翌及其同輩藝術家的作風,旨在提供批判的觀點以洞察推行現代化後的中國社會景況。

5. 張曉剛《血緣——大家庭 17號》

張曉剛自1993年起創作《血緣》系列,畫中形象在中國當代藝壇極具標誌性。在這件作品中,紅線代表人與人的連繫,淡黃的色斑加深了令人不安的描繪,也標示着他們屬於一個集體。張曉剛透過主角呆板僵硬的面容和空洞的表情,凸顯了照相館肖像照的形式主義。

6. 岳敏君《自由引導人民前進》


這幅油畫將歐仁・德拉克洛瓦於1830年的名作重新演繹。岳敏君把戰場改為現代城市景觀,而戰士們也變成穿上白色T裇、長得一模一樣的笑臉人。該畫作是「玩世現實主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7.王廣義《毛澤東: 紅色方格二號》

在這幅油畫中,黑白的毛澤東肖像蓋上紅色網格,這幅肖像猶如文化大革命(1966至1976年)期間中國到處可見的毛澤東畫像;畫面左上角和右下角的A字母,和在畫面右上角和左下角的O字母,都從「毛」字的英語拼法「mao」而來。網格一方面有如臨帖用的九宮格,將毛澤東像打回原形,復歸平凡,一方面象徵1960至1970年代複製毛澤東像的印刷技術。

8. 李明維 《魚雁計畫》


這個互動藝術裝置請到訪者寫下心中想說的話,封起來的信將會被寄出,而沒封口的信則會放在展場給大家觀看。

更多設計相關內容►►► 750呎的唯美設計,以禪意裝潢組出活潑家居淡綠色與淺木材的和諧組合,為462呎小宅添上無限喜悅荷蘭運河街景的美態,為這800呎香港家居引進獨特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