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2T戰車明年陸續抵台 陸軍2裝甲旅將優先接裝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美國國務院於2019年7月宣布正式批准出售108輛M1A2T戰車和數百枚反戰車和防空飛彈給台灣,而M1戰車也將在2024年起陸續撥交台灣,預計規劃至2026年全數交付。而陸軍首批接裝單位,預計將由衛戍大台北地區的關渡指揮部及新竹裝甲旅等數個單位接收。

美軍M1A2艾布蘭主戰車。(圖/翻攝自 美國陸軍第一騎兵師臉書)

陸軍在2018年以「銳捷專案」為名,向美採購108輛M1A2T戰車,總金額為405億2415萬9千元。根據M1A2來台期程,首批改成38輛在2024年直接交運抵台,2025年交運42輛丶2026年28輛,首批交運台灣的時間延後1年,但M1A2T戰車整體獲得的時程仍維持在2026年全數獲得。陸軍也在前段時間,擇優選派官兵赴美接受換裝訓練,以利未來師資銜接。

而為符合現代戰爭型態與需求,共軍近年來不斷提升陸軍綜合打擊能力,不但於2017年正式確立合成旅、合成營的編制,來做為機動作戰基本單元,還進一步強化面對先進戰車之戰場環境應對能力。在近幾年兩棲登陸演習時,空中還有戰機、陸航直升機,甚至大型無人機提供的火力支援,都使國軍的防禦壓力大幅提升,需要更多新興兵力回防拱衛。

在現代戰爭作戰形態變化快速,也使台灣採購的108輛M1A2T戰車後續布陣位置有所改變。據《風傳媒》23日報導,為持續強化聯合反登陸作戰,外界從國防部陸續公告的掩體施工位置,推論M1A2T戰車將有可能部署在大台北外圈的基隆、淡水、桃竹等地。讓新戰車的所在位置進一步向衛戍區靠攏。接裝單位除關指部外,新竹裝甲542旅、584旅也將是首批接訓單位。

據公開資訊顯示,M1艾布蘭戰車在1980年開始服役,整體規格與德製豹2(Leopard 2)戰車相似。而A2型戰車外觀雖與A1型相似,且有重新設計過的車長武器遙控槍塔,擁有較佳的瞄準能力,以及適用所有天氣和戰場條件的獨立熱影像儀。更配備「車際間資訊互聯系統(IVIS)」,能即時接收或分送戰場資訊,120公厘戰車砲也比國軍現有105公厘砲,接戰距離更長,動態目標命中率更高。

至於美軍所採用的版本,則是具有多層貧鈾裝甲保護,對戰車防禦力提升及甲車內部人員防護具優秀防護能力。但據美國聯邦政策規定,美軍要出售艾布蘭戰車,不得包含美軍使用的貧化鈾等機密裝甲套件;在將戰車出售給其他國家之前,美國會除去這些機密裝甲套件,並為外國軍售客戶提供其他裝甲。

由於M1A2艾布蘭坦克只在製造商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位於俄亥俄州利馬的工廠生產,每月可造12輛。由於波蘭已訂購250輛A2型戰車,將於2025年開始交運。台灣則在2019年訂購108輛A2型戰車,首批預計2024年交付。目前生產線上的都是波蘭和台灣下訂的戰車。

延伸閱讀
美批准軍售台灣5億美元「F-16紅外線搜索追蹤莢艙」 國防部:大幅提升作戰效能
行動力挺!盧秀燕親赴「台中鍋烤節」4大冠軍店家貼榜賀喜
823砲戰65週年 國防部:軍民共同延續民主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