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有解! 中研院研發「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最快6年後問世

中研院跨國研究團隊運用尖端奈米科技,模仿冠狀病毒外型,研發出創新有效的「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楊文君攝)
中研院跨國研究團隊運用尖端奈米科技,模仿冠狀病毒外型,研發出創新有效的「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楊文君攝)


令各國聞之色變、有「新SARS」之稱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因其病毒變異快速,至今沒有任何有效的疫苗或藥物。不過,中央研究院今天(14日)指出,旗下生醫所與台灣大學、美國德州州立大學組成國際跨領域團隊,運用尖端奈米科技,模仿冠狀病毒外型,研發出創新有效的「冠狀病毒奈米疫苗」,目前在小鼠實驗已達到100%存活率,順利的話預估6、7年後問世。#請聽記者楊文君的採訪報導#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是由冠狀病毒引起,是高危險性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目前全球已有2,300多個感染病例,其中850個病例已死亡,致死率將近4成。由於目前並無任何疫苗或藥物,世界各國發現病例皆引起恐慌,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將其列為首要對抗的新興感染症之一。

2015年時,韓國正爆發MERS疫情,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胡哲銘正好回到台灣,便與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陳慧文,及美國德州州立大學組成國際跨領域團隊進行研究,他們運用尖端奈米科技,模仿冠狀病毒外型,研發出創新有效的「冠狀病毒奈米疫苗」,研究成果於近日刊登於《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該技術並已申請多國專利。

胡哲銘指出,疫苗的功能,就是讓體內的免疫系統「以為」身體已被病毒侵略,提前產生免疫反應,進而抵禦真正的病毒。因此,許多疫苗便會特地模仿病毒的特性,而病毒是中空的,裡面藏有各式感染因子,由於他是「薄殼中空奈米粒子」的發明者,正好能模仿病毒的型態,他們便比照病毒,將抗原做成奈米大小,更模仿冠狀病毒表面的「皇冠樣突起」,在薄殼奈米粒子的表面,覆上「蛋白質冠」,進而讓搭載於粒子內部的奈米級強效佐劑,得以一起傳遞予免疫細胞,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大幅提升免疫力。他說:『(原音)在這個殼裡面我們就有很多可以調整的空間,可以放置一些刺激免疫反應的因子,在殼的表面放置MERS皇冠抗原,製作出跟病毒非常、非常相似,但卻沒有病毒危險性的疫苗。』

長期投入冠狀病毒研究的陳慧文表示,她將此奈米疫苗注入小鼠並深入分析,結果顯示,此奈米疫苗能有效被動物體內的免疫系統辨識,誘發仿真免疫反應,使血液中有效抗體維持長達300天以上,同時,此疫苗也強化了體內有免疫功能的T細胞,可有效毒殺病毒,達到百分之百的動物存活率。

研究團隊也強調,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正持續與國際團隊合作,後續將在靈長類動物證明疫苗的效性後,進入臨床研究,目前也有與中東的科技公司接洽,順利的話預估6、7年後問世。而台灣團隊也正積極將此奈米疫苗沿用在流感疫苗、茲卡病毒疫苗,以及癌症疫苗的研發。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