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研究新發現 火星上可見「聖艾爾摩之火」

聖艾爾摩之火的成因是一種電暈放電現象,常發生於大雷雨之中。   圖:擷取自搜狐
聖艾爾摩之火的成因是一種電暈放電現象,常發生於大雷雨之中。 圖:擷取自搜狐

[新頭殼newtalk] 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近期研究發現,直升機在火星上飛行的時候,旋轉的螺旋槳足以讓周圍的空氣發出藍光,原理就如同地球上看到的「聖艾爾摩之火」。

著名的美國科學家與政治家,長年投身於電學研究的富蘭克林,是第一個觀察並確認聖艾爾摩之火真相的科學家,他在 1749 年時就已提出聖艾爾摩之火的本質不是神蹟或是火焰,而是電。

聖艾爾摩之火的成因是一種電暈放電(corona discharge)現象,是由於週遭環境非常大的電位差(大雷雨中很常見),超越空氣的擊穿電壓(約每公尺 3 百萬伏特),使空氣成為了導體,並在導電的過程中放出強光。雖然名稱中有「火」這個字,但其實一點都不熱,而火星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海平面大氣水平的 1 %,在這份研究之前,人們認為這樣的現象在火星上不可能發生。

這份研究說,當螺旋槳旋轉的時候,會撞上火星大氣中的塵埃粒子,特別是直升機靠近地面的時候,地面的塵埃更多地被攪動飛舞在空中。螺旋槳會因此而摩擦起電,就像人們拿一個氣球與頭髮摩擦會起電的道理一樣,會使得周圍的空氣開始導電。這個過程叫做「大氣分解」(atmospheric breakdown)。

這份研究計算顯示,在地球環境下需要每米 300 萬伏特的電場才能觸發「電子崩瀉」(electron avalanche)使「大氣分解」,而在火星環境下,只需要每米 3 萬伏特,因為火星大氣比較稀薄,裏面的游離電子撞上下一個二氧化碳的路程較長、允許它加速的距離較大,導致撞上的速度也較快,一旦感應到螺旋槳的電場,也會產生加速運動撞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在衝擊的過程中,二氧化碳分子的電子也會受到衝擊而脫離二氧化碳分子,也成為游離電子,從而使得空氣中的游離電子不斷增多,因此稱作「電子崩瀉」。

主要研究者之一 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研究人員威廉·法瑞爾(William Farrell)說:「直升機已經在火星上完成了多次飛行任務,但是並不在火星的夜間飛行,因此還未有機會觀察到,未來的無人機會安排在夜間飛行,也許就會看到這種景象。」

更多新頭殼報導
晶片史上最大交易案 英美歐盟都阻止 輝達收購Arm破局 再賠軟銀348億
陳竹音放棄台灣戶籍、健保入中國 鬼才阿水表讚賞 另指這些人才是吃裡扒外!
被罵完又偷偷改回來! 鬥陣俱樂部中國特供版結局 網友痛批自我審查

NASA於近期研究發現,直升機在火星上飛行的時候,旋轉的螺旋槳足以讓周圍的空氣發出藍光。   圖:翻攝自NASA毅力號推特
NASA於近期研究發現,直升機在火星上飛行的時候,旋轉的螺旋槳足以讓周圍的空氣發出藍光。 圖:翻攝自NASA毅力號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