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超過半年後,航海家一號恢復正常運作

不過這個已經 47 歲的老探測器,大概不久後也要「退休」了。

Voyager 1
Voyager 1

已經年近半百的航海家一號(Voyager 1)探測器,在去年 11 月開始「胡言亂語」之後,NASA 工程師花了近七個月的時間,總算是讓它恢復了「正常」。目前航海家一號距離地球已達 243 億公里,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航海家一號是在 1977 年 9 月發射升空,至今已近 47 個年頭。自然這麼長時間在外太空嚴苛的環境下運作,其硬體和電腦設備勢必會開始逐漸損壞,而從去年 11 月 14 日起,航海家一號就開始回傳無法解讀的亂碼。為了找出亂碼的原因,NASA 的工程師首先要解讀亂碼的內容,並由此反推是中間的哪個設備故障。工程師們一直到今年三月才在解譯上取得突破,並且在四月時將出問題的裝置鎖定到了飛行資料子系統的一個資料存儲單元。

在知道是哪個記憶體單元壞掉後,工程師便開始改寫軟體程式,不僅要繞過壞掉的記憶體,還要找到額外的空間來放置程式碼。為此,工程師們還拿掉了已經用不到的程式(像是用來高速傳輸資料的控制器),來確保剩餘空間還能放得下所有的程式。上傳新的程式後,航海家一號在 5 月 22 日恢復了兩個儀器的資料傳輸,而現在則是恢復了全部四個使用中的儀器,讓航海家一號恢復了「工作狀態」。

不過,航海家一號的退休大概也不遠了。其原始的任務(探訪木星和土星)在 1980 年便已經完成,之後便轉為進行「星際任務」,探尋太陽系的邊界。因為軌道的關係,航海家一號以極高的速度向著太陽系邊緣進發,並且大約在 2012 年時成功穿過了太陽系的邊界,進入星際宇宙。不過,由於其放射性同位素熱能發電機(RTG)的電力輸出持續下降,航海家一號近年來不斷地在關閉設備以減少電力需求,以目前的速度估計在 2025 到 2036 年間的某個時間點,會因為電力不足以推動任何一個剩餘的科研設備,而宣佈任務結束。就算電力能撐到 2036 年,屆時航海家一號也會因為訊號太過微弱,而與地球失去聯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