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調查兩年 凱擘入主新彰有線電視?富邦蔡明忠跨越市場紅線?

彰化的新彰有線電視到底是否為富邦凱擘集團的?NCC調查了兩年,還找不到真正的答案!媒體界人說,有線電視圈與如鏡電視的頻道界一樣,「水都很深」!

鏡電視歷經在今年三月、十月的四換董座風波,NCC仍在審查董監事變更案,經濟部工商登記上掛的,還是最初NCC通過申請時的董事長陳建平沒改。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新彰有線電視身上,新彰逕自向經濟部變更董總名單,但未經過NCC許可,經人檢舉,NCC已經調查兩年了,今天周三NCC雖有討論新彰有線電視案,但只是談基本頻道變更。

根據「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9條規定,「有線電視事業應在中央主管機關許可變更或報請備查後,才能辦理公司設立或變更登記」,但到現在,新彰的董監事、增資案NCC都還沒過關,新彰公司卻早在2021年1月14日完成經濟部工商變更。外界質疑,外傳富邦集團蔡明忠旗下的凱擘有線電視集團入主新彰,可能踩法規上限的1/3市占紅線。

在北彰化有約3萬訂戶數的獨立系統新彰數位有線電視公司,年虧損逾1億元,公司高層與股東決定增資,引凱擘集團入主。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由原新彰董事長陳啟鋒、總經理楊清彰,與大股東涂世雄三人,多次在台中高鐵的食堂餐廳包廂等場所,和凱擘總經理王鴻紳、集團旗下彰化新頻道有線電視總經理廖咸隆「密會協商」,討論凱擘入主新彰事宜。在與凱擘母公司富邦集團確定好投資與交易架構後,於同年7月24日,以吳健強的名義,與陳啟鋒、涂世雄簽訂「投資意向書」。吳健強是媒體人出身,曾是超視、年代電視台總經理,現任吉翔國際、國興電視、東風衛視的負責人。

後續依照談好的投資架構,新彰先在隔年8月,以彌補虧損為由辦理減資3億元、年底再進行增資5.5億元,同時引進策略投資人,新股全數由吳健強名義新設的公司「吉翔國際」認購,該公司在2020年6月才成立,初始資本額僅100萬,同年11月一口氣增資至1億元,全由吳健強的「個人名義」持股。

吉翔國際在成立時間短促、沒有任何實績的情況下,還能順利從安泰等銀行取得高達5億的貸款,吳健強是如何取得貸款?凱擘集團在背後扮演的角色為何?公司鉅額的資金是否另有實際出資者?NCC花很長時間調查,今年9月7日,還找來了吳健強、安泰銀協理黃意堅、襄理鄭克豪說明,卻沒有實際結果,又決定續行審議。

當時NCC發言人翁柏宗說明,委員們關注兩點,分別是新彰的資金來源,背後是否有其他線電視系統影響力涉入,以及想了解公司新的經營團隊經營方針跟策略,跟原來團隊有何不同。

而投資新彰的意向書也提及「實地查核」,據了解,是由凱擘旗下北桃園、新竹振道有線電視系統的法人代表鄭為庠,在2019年8月6日率隊至新彰數位,進行工程網路、財務、營業等方面的查核工作。

NCC今(9)日再討論「新彰數位申請營運計畫中頻道的規劃及類型變更」案,並未觸及最關鍵的董監事變更案,但新彰於2020年12月臨時股東會,已撤換原董總陳啟鋒、楊清彰等人,改以吉翔國際派駐的法人代表吳健強任董事長。其次,凱擘旗下彰化新頻道有線電視的工程部經理洪源澤,也以法人代表成為新彰董事兼任總經理。

業界人士說,由蔡明忠掌控的富邦集團,旗下擁有凱擘、台固兩大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共有全國17家有線電視台、146.7萬訂戶,不只是規模最大的有線集團,更逼近「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4條規範紅線,「系統經營者與其關係企業及直接、間接控制之系統經營者之訂戶數,合計不得超過全國總訂戶數三分之一」,該條文旨在維護閱聽眾與消費者的多元權益,並避免廣電媒體資源過度集中於單一集團手上,凱擘如擁有新彰有線電視,總户數可能超越紅線,有線電視業界都在關心。

翁柏宗指出,今天周三委員會議沒討論到新彰董監事變更的問題,增資案也還在一併審查中;關於新彰的資金來源是否涉及凱擘,主管的平台處還沒提到委員會議討論,因此無法對外報告。平台處官員回應,新彰本身也持有地方頻道的「衛廣執照」,當初公司是拿這張執照去跟經濟部做變更。另外,記者多次致電凱擘,公司低調表示關於入主新彰的消息「無法回應」;新彰數位則說,今天「暫時」沒有回應,之後將會再回電。

到現在為止,NCC查了兩年,還找不到真正的答案!媒體界人說,有線電視圈與如鏡電視的頻道界一樣,碰到政治或財團,「水都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