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3體》文革戲為何不能刪?因為這就是中國小粉紅內心的「紅衛兵」照妖鏡

文:冼義哲(面對中國主持人、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

Netflix科幻影集《3體》(3 Body Problem)在今(2024)年3月21日正式上線,幾乎瞬間就引爆全球輿論熱議,中國「牆內」的各大社群也傳出一波波議論浪潮,與民間各路小粉紅成群結隊痛斥該劇「嚴重辱華」、號召發動集體抵制與「刷負評」行動對比強烈的,是中國的各家官方媒體低調到近乎沉默。

何以一部影集能在中國造成官民反應表現如此割裂的狀態?看過《3體》的讀者朋友便會知道,引發中國官方封殺、小粉紅集體追殺的關鍵,就在該劇第一集的開場5分鐘…...

(內文有雷,可先收藏文章觀影後閱讀)

一場文革戲,觸發了戲劇文本與現實之間的量子糾纏…

《3體》影集改編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其原作中的劇情簡要來說,是中國天體物理學家葉文潔,在文化大革命的批鬥會上,親眼目睹父親被母親揭發並被紅衛兵活活打死,其後因其學術專業背景,葉文潔被解放軍徵召入伍,開始參與搜尋地外文明的機密計畫;後與名為「三體」的外星族群聯合,密謀裡應外合讓「三體」接管地球,從而觸發一系列圍繞「拯救」與「入侵」相關主題的故事。

而在Netflix製作的影集中,便選擇以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葉文潔之父葉哲泰(清華大學知名物理學家)遭押上台批鬥至死一事,作為影集的開場。正是這5分鐘開場戲的呈現內容,引爆了中國的官方追殺與小粉紅追殺。

這段5分鐘的開場戲,畫面相當寫實,對文革時期的部分場景進行了較為真實的還原,大批小粉紅於是因而破口大罵,痛斥為種族歧視、辱華、抹黑中國,一片狂轟濫炸中更有不少人堅稱「Netflix就是為了拍文革場景才決定拍攝全劇」;據稱中國官方曾對Netflix提出刪除這段5分鐘文革場景的要求,但遭Netflix拒絕,導致該劇無緣進入中國市場(至於小粉紅們是如何看到的,相信無須筆者贅言)。

坦白講,Netflix對中國官方的要求拒絕讓步,未必是出於政治價值的原因,就整部劇集而言,開場5分鐘的戲對建構最重要主角之一的葉文潔而言幾乎不可省略,畢竟正是經歷文化大革命的迫害,葉文潔才會選擇主動聯絡地外文明、才會秘密建立「地球三體組織」(Earth Three-body Organization)、才會選擇裡應外合來嘗試摧毀地球文明,其動機便源於此;若非親眼目睹自己的父親遭遇這般殘酷的迫害至死,葉文潔便不會有後續的一連串的人格心理劇變,從而使整部影集作品的架構邏輯無以自圓其說。

在該段文革劇情中,紅衛兵批鬥葉哲泰時,痛斥「愛因斯坦有奶便是娘,去給美國人造原子彈」;而許多小粉紅對於劉慈欣將小說版權賣給知名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主創David Benioff、DB Weiss改編,也大罵「劉慈欣欣有奶便是娘,居然將改編版權賣給美國人」──於是我們看見,螢幕上的文革與現實中的文革2.0實現了完美呼應與融合,文本與現實之間產生了「量子糾纏」。

原作《三體》英文譯本的開頭,便載入「在40多天裡,僅在北京,就有1700多名受害者在批鬥會上被毆打致死」一言,此數據毫不誇張。

不過,若從史實的角度出發,比起當年中國文革那種喪失人性、殘酷鬥爭的氛圍,影集的呈現與所謂「逼真還原」其實依然存在相當的距離;影集中被批鬥的葉哲泰,還能在拒不認罪時與紅衛兵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辯,假若置身真實的文革裡,恐怕葉哲泰剛要開口辯解,銅頭皮帶早已如雨點般抽下來了。

而且劇中的紅衛兵們,在看到葉哲泰被活活打死後,似乎還有點不知所措,以至於突然全場一片靜默,這裡編劇其實還有點高估了紅衛兵們的人性。

現實裡,紅衛兵們往往在批鬥對象被打死時,會更加群情激憤的高呼「罪該萬死,死有餘辜」這類口號,藉此彰顯革命小將把「反革命」打翻在地後還要踏上一腳的激情和勇氣。

當年在廣西甚至出現紅衛兵把被打死的「反革命」挖腹剖心,然後分而食之,還刻意把「反革命」的生殖器割下來泡酒喝,如此反人性的變態行為。

作品文本與現實的時代共振,抖落習政權的遮羞布!

值得探究的是,劉慈欣的原作小說《三體》成書於2008年,且其中對文革描寫的比例遠超影集5分鐘的畫面,但何以當年該書風靡一時之際未引發小粉紅群體圍攻?反而是Netflix影集這樣僅是蜻蜓點水般展示一場批鬥會的畫面,就讓大批粉紅瞬間集體抓狂?根本的原因,在於2008年時中國社會對文革那種氛圍和認識與今日截然不同,而Netflix影集中的畫面,恰好照映到了眼下中國社會的現實情況。

習近平正在發動文革2.0這事可以說人盡皆知,小粉紅們這群當代紅衛兵,從對莫言的起訴到網路上全面批鬥「農夫山泉」,整個中國社會如今文革2.0的群體氛圍早已成熟,堪稱萬事俱備,惟欠習近平本人發布一道「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一項通知,被普遍認為是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標誌)這個東風。

然在這場文革2.0中,存在著一個詭異的景象,即整個小粉紅群體存在一種明顯的邏輯悖論:對莫言與農夫山泉進行文革的實踐、享受批鬥他人的快感,說明整個小粉紅群的內心都支持文革、認同文革,明顯是極為正面的看待;但當有人真的把文革畫面展現於世人眼前時(例如Netflix《3體》影集),他們卻又將之視為抹黑、恥辱,抨擊拍攝文革者乃是辱華、反華,是居心叵測。

這種存於小粉紅群間的邏輯悖論、前後矛盾的表現本身,其實正是文革的本質──嘴裡高喊最高尚的口號,身體力行的卻是最殘暴苟且之事,革命和愛國的名義成為將暴力犯罪合法化的工具——毛澤東的文革與習近平的文革2.0,唯一的區別只在於,當年毛版文革是用銅頭皮帶對人抽打,而今日的習版文革2.0則是用網絡暴力對人抽打。

而事實上,從文攻到武鬥,二者的距離不過一步之遙。可以說,Netflix《3體》影集的作品文本,無意間與眼下中國現實的時代共振,抖落了習政權的遮羞布。

習政權治理下的「中國三體問題」

在天體力學中,有個基本力學模型,「三體問題」(Three-body problem),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此亦為原作者劉慈欣命名《三體》一書的靈感來源。而將此一概念投射至當今習政權治理下的中國社會,我們同樣可以看見「戰狼粉紅」、「紅朝權鬥」與「崩潰社會」三者彷彿就是三個相互間引力作用的天體,不只互相拉扯,更持續朝自噬的方向前進。

實際上,莫言遭起訴一事,堪稱小粉紅們透過網絡狂熱對《3體》文革畫面的圍攻的另種翻版,不僅莫言本人算得上半個毛粉,其對習近平也極盡諂媚之能事,但縱使這樣的人,在小粉紅們眼中同樣被視為必欲除之而後快的「異端」;此一境遇與《三體》原作者劉慈欣相似,儘管已在其科幻小說中淡化了政治色彩,但從《流浪地球》到《三體》都能窺見其敘事核心仍充斥作者對「社會叢林法則」的追捧之情,與中共所崇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共鳴強烈。

自劉慈欣的作品與言行均可見,其對極權體制的讚美、推崇毫不掩飾,認為唯有專制極權才會讓人類擁有充足的競爭力與戰鬥力,才能夠保護地球文明,除專制極權外的任何制度都只會使人低效且渙散,無以完成偉大、崇高的使命。然而,吾人同時也能窺見,劉慈欣在作品中流露出對極權暴政的深深厭惡以及恐懼,《3體》中所展現關於文革的橋段便明顯可見排斥與負面評價。

這般分裂、矛盾的心境,也延伸到中國官方的現實場域,一方面把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高捧為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巔峰之作,一方面又全面封殺Netflix版的《3體》影集。正是作者自身內在巨大矛盾的映射,對中國共產極權體制的又愛又恨,讓中國官方得以採取「自助餐」式的對待,樂得挑選對官方有利的大力捧場,感到不利的便毫不留情封殺,作者與中國官方堪稱各取所需。

細究到底,中國毛左、小粉紅們對《3體》的圍攻,甚至是對文革的「過敏」,並非他們認為文革不好,而是根源於他們內心深處對文革的渴望,幻想自身能從文革2.0中獲取紅利,因此極為抗拒習近平文革2.0的進程遭終止,從而恐懼真相被世人所認識。

隨著Netflix版《3體》大為流行,相關話題不斷發酵,這波文革2.0的風暴終於颳向原作者劉慈欣,在牆內社群上已處處可見有人專文批鬥劉慈欣居心不良、害中國人丟臉、抹黑中國…而理由,居然是指劉慈欣2006年寫作《三體》時「故意無視彼時祖國的嶄新面貌,非要把作品時間設定在那十年(即文革)」。

這般讓人哭笑不得,又深感荒誕的現實情境,顯露了中國官方長年來洗腦教育的「成果」,一般人普遍的正常思維方式早已被扭曲。可能劉慈欣本人做夢都沒想到,縱然是他這樣一個始終被視為「骨子裡粉紅」的人,竟也會有被小粉紅群眾在網路上批鬥遊街的一天。

中國社會在習政權治理下,由「戰狼粉紅」、「紅朝權鬥」與「崩潰社會」三者構成的「中國三體問題」,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三日凌空、三日連線,帶來滅絕一切的巨大災難。而這樣的中國,前景恐怕就如程慬(Jin Cheng,主角之一)於「三體遊戲」中第3關對忽必烈的說明解釋,將是一個注定無解的問題。

延伸閱讀
藝人沈建宏跟前女友的醜聞爆料,為什麼可能已經觸法了?
六四35週年:「揭秘」中共內幕的《天安門文件》為何引發真偽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