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專訪 Google 台灣人資長,通才和專才哪個強?
作者: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換日線編輯部
換日線影音節目「未來人才進行式」第四集,邀請 Google 台灣人資長呂亞樵(Vanessa Lu)分享:如何成為國際職場都想爭取的頂尖人才。礙於影片篇幅,精彩內容無法盡錄,因此我們特別從近 3 小時的訪談中,節錄部分精華與讀者分享。
呂亞樵(Vanessa Lu)擁有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 MBA 學位,在擔任 Google 台灣人資長之前,曾於渣打銀行、微軟與 LINE 等知名外商企業任職,更曾榮獲國家人力創新獎,職涯資歷豐富。以下她將分享自己如何克服職涯跨領域的陣痛期,並靠著心態調適與學習紀律,將自己打造為通才與專才的綜合體。
問:您在擔任 Google 台灣人資長之前,曾經在金融業擔任過財務顧問與人資主管。請問: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決定從金融業跨入科技業?
答:以前對 HR 不夠了解,後來在就讀 MBA 期間,跟 HR 領域的校友聊過後,了解到 HR 的職能也「再轉型」,不再是過往認知的庶務型,而是需要發揮影響力,讓領導人從自身開始改變,並進而領導組織改變;而我對於「改變」是很有興趣的。
如果真的要回顧為什麼我會有那個契機或動機從金融跨到科技,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原來即使在金融業工作,我好奇的東西、參加的論壇也不只限於金融圈。舉例來講,我會自費參加很多學習型的 workshop ,思考生成中的未來。
所以當我觸及到本業以外的世界的時候,我更好奇的是,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在這些可能發生的事情裡面,哪些事是我可以貢獻一技之長的。我不會被我既有的職能或產業綁住,我不會說我是從這個圈子跳到另外一個圈子,不管我在哪一個位置,我更關切的都是未來的趨勢、人才的環境,以及我心心念念的台灣的機會。只要這些條件符合,我都不排斥嘗試任何可能。
我離開銀行前的最後一個正式職稱叫 HRBP (HR Business Partner),人力資源策略夥伴。在大概十幾二十年前就有一個趨勢,是要在 HR 分工很細、很龐雜的系統裡面,拎出幾個類似 Account Officer 或 Account Manager 的角色,對應到組織內部重要的最高領導人。所以舉例來講,當我對應到分行的最高負責人,我就是他的 HR Business Partner。我會利用 HR 作為一個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為所屬組織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一步提供策略性的解方。
當時我很有意識地在 HRBP 的工作裡面,跟不同部門領域的最高領導人配合,在組織內部開發我更有興趣的領域,所以我從分行到金融產品、客群分析,然後一直到行銷、品牌、數位(Digital)部門都有合作。在跟不同部門配合的過程中,我也越來越關注如何結合科技與所屬領域的工作。所以我最後跟數位部門負責人一起合作的時候,我也開始思索科技跟金融結合的可能,我們很早就談到 FinTech;只是我自己覺得「穿著衣服改衣服」是有點挑戰的,像是在變革的速度上就會比較慢。
我猜想,也許在那段時間,我在不同論壇交流的時候,可能留給別人一些印象,所以後來接到來自科技產業的邀約,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做跨界──但只是跨產業,工作還是 HRBP。他們可能認為我有機會跨不同的產業,但是用一樣的模式來幫助領導人們帶出他們想要的變革,那是一個契機。
問:在實際轉換產業之後,曾遇到哪些挑戰?如何克服?
答: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在個人成長的層次上,無論是產業領域或是職務上的轉換,都是外行轉內行的陣痛期。自己被期待能夠帶來又快又準的轉變和表現,這樣的期待是壓力,也是令人興奮的成長目標。
我特別要告訴讀者的是,技術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我沒有說它很簡單,但是可以克服。舉個例子,我剛從銀行金融體系跳到科技領域的時候,面對很多科技業不管是不是 HR 都該知道的行話,鋪天蓋地而來,比如說雲端作業、數位轉型等等。我的職涯一直都在變動跟轉換當中,所以對於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會有鋪天蓋地的、技術面的學習需求對我來講不意外,那麼這時候要如何「外行轉內行」呢?
心理學有談到,人在面對變化的時候,通常第一件事情是會自我對話,也就是你心裡會有很多 os,英文講 chatter;這個自我對話是真正成敗的關鍵。
遇到挑戰的時候,你是告訴自己「我不行」、「我果然不行」、「我真的不行」,還是「我知道他們在講我不懂的東西,但是沒關係,我可以學得來」?如果是後者,你告訴自己「我學得來」之後,你就會去找方法。但是如果你留在前面的自我否定,告訴自己「我就知道我是冒牌貨,當初是運氣好才會進來」,你後面就不會生成行動方案,而會變成很多的自怨自艾,直到你覺得自己好像被流沙吃掉一樣。
我現在可以談這一段的原因是我也曾經被流沙吃掉,然後再自己想辦法從裡面抽身。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專訪,也許你將來遇到困難就會多個選項,知道在面對變化的時候,不懂是正常的,要用成長型的強健心理狀態去面對這些不懂的情境。
問:能不能和我們聊聊您的學習方法?
答:我從來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我覺得學習分兩種,第一種是天生的、終身的、發自內心的,也就是你自己本來就有興趣、更傾向了解的東西,它和你的工作並不必然相關。我們作為人類,是天生的學習型動物,會主動地從感興趣的事物中吸收新知,我覺得這點要自我肯定。大家不要覺得學習是強迫的,不是制定一個漂漂亮亮的學習的計劃──周計劃、年計劃、月計劃──才叫學習。
然後第二種學習,是在你天生就很有興趣的領域以外,你還有一些可能跟你的工作比較相關的事物必須學習,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沒有辦法放任自己自然而然地接觸,而是要有方法、有紀律地學。
我想分享我建構第二種學習紀律的方式。譬如說我前面談到我對「未來的生成」很有興趣,職涯發展也需要接觸這方面新知,所以我每天都會聽跟這個題目非常相關的 podcast,國內或國外的都可以。然後我會一直持續告訴自己,即使我打開來,一兩分鐘後已經開始恍神,看著旁邊的 7-11 在想要點什麼咖啡,我都不要停下來,我一定要把它聽完,這就是紀律。你多聽這個東西,就會內化到你身上,所以這是我每天一定會做的事情,絕對不能斷。
然後每周我一定都會閱讀一些特定媒體的深度報導,這也是我成為《換日線》忠實讀者的原因。每半年或一年,我都一定會去參加一些不管是座談或者是 workshop 性質的論壇。我一定會把自己拋到社群裡面,跟熱衷談未來趨勢的人交流,哪怕我們工作上毫無關係、也沒有私交。因為我很相信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人,不管他本業是什麼,我們都一定會有交集,而且我們一定都有獨一無二的視角,最終可以拼出一個很多元的看法。我也告訴自己,我每次都會學到新的東西,就算只有一件也沒關係,一定會有東西可以學。
當我把自己丟到群體裡面的時候,會很自然的延伸出一些人脈,這些人脈也能幫助你再延伸學習,因為他可能會推薦你更適合的資源,甚至會邀請你去更好的論壇,為你展開一個很自然的人際網。那個人際網不像是我們在職場上說的,非得真的跟你工作相關的人,學習的人際網是最舒服的,因為那些人跟你的利益關係比較沒有那麼深。
我每年到年底的時候,一定會挪出一些時間來回顧這一年參加了哪些活動,也開始安排明年要參加什麼論壇,趕快付錢預訂下來,強迫自己錢都付了,一定要去。這是我建立學習紀律一些比較具體的例子。
問:您認為在通才和專才之間,我們需要做選擇嗎?
答:我認為在全球化之後,不管有沒有 COVID、有沒有其他的事情來影響所謂全球化,它已經不可逆了。所以在全球化的趨勢底下,沒有選擇只做專才的可能,每一個人都是專才和通才的綜合體,我們唯一需要拿捏的是比例──我有多大的比例需要更偏向投注在經營我自己的專業職能上面,然後有多大的比例我需要探索橫向。
我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我能想像到最「專」的工作就是軟體工程師,他們 coding 的技巧、能力一定是最重要的。但是現在當軟體工程師,絕對不可能只有埋頭苦幹寫程式而已,你可以想像他還需要溝通,因為他要了解我現在做的事情,連動到什麼樣的產品、這個產品多了特定功能是要達到什麼目的。如果你拒絕溝通,做出來的效果一定跟另外一個更會溝通的軟體工程師不同,這是我非常相信的。
所以專才跟通才絕對不是一個黑白或零和的問題,它絕對是比例的問題。如何去拿捏兩者之間的投資,取決於你的工作本職和複雜度。如果你現在手上的專案非常複雜的話,它需要的通才比例更高,如果它的複雜度相對比較低,任務很單純的話,所需通才的能力比例相對就比較低。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換日線 YouTube 頻道觀賞影音專訪。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職涯成敗關鍵是自我對話──專訪 Google 台灣人資長呂亞樵:如何成為「通才與專才的綜合體」?》,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38 歲台灣人,轉職到了 Google Japan──「老菜鳥」Noogler 的面試經驗談
興趣多多,卻總以「沒時間」作為藉口?──試試「3 個月學習法」,打開另一個人生
作者簡介:
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什麼模樣的人有資格站出來分享自身的經驗? 成功的定義其實很廣,不限於企業家、或權威學者,還有一些在各自領域默默發光的人, 他/她們也可以是廚師、設計師、運動員、工程師⋯⋯,或者遠渡重洋在異鄉工作的創業者,一起認識這些在你我身邊蟄伏的年輕朋友,讓麥克風交棒,《換》他/她們說說看。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