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中專欄】你以為她會毀全劇,她偏偏跌破你眼鏡!周冬雨靠《千古玨塵》成為次世代仙俠劇救主

《千古玦塵》
《千古玦塵》

【文/潘光中】周冬雨配許凱?還是演仙俠劇?《千古玦塵》從前製期開始,這組選角就一直爭議不斷。支持周冬雨的粉絲這樣想:我們「冬叔」已經貴為三金影后、還成立工作室自任製片人,先不論許凱是不是高攀,怎麼會屈就小螢幕去接古裝偶像劇?反對周冬雨的就更有話說了:星零原著《上古》裡的女主「上古」,可是個天上地下絕無僅有的絕世美女,「小黃鴨」不管是從容貌、氣質、身材上,哪一點撐得起這個角色了?

 《千古玦塵》改編自星零原著小說《上古》,一直是書迷們敲碗期盼的火紅IP。
《千古玦塵》改編自星零原著小說《上古》,一直是書迷們敲碗期盼的火紅IP。

說起來,今年還不滿卅歲的周冬雨,出道以來雖然在大螢幕左右逢源、拍什麼中什麼,但是在小螢幕卻經常撞個滿頭包。首次在小螢幕亮相,就是和李易峰一起擔綱的抗日諜報劇《麻雀》,把她拍得又黑、又瘦、又小,表情也常呈現呆滯面癱,完全沒有女一號的氣場;整部戲堪稱史詩級的災難現場,成了周冬雨的人生黑歷史。好不容易憑電影《七月與安生》拿下了金馬影后稍微翻盤,接下來又接演和張一山主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相對於張一山不慍不火的收著眼,周冬雨卻整個表現得太張揚,活脫就是個瘋婆子,這下又撞車了。想說接實境秀《中餐廳》再來扭轉形象吧,結果觀眾只看到她出不得廳堂、下不了廚房,在外籍客人面前一句完整的英語都湊不出來,再次成了節目中的大黑洞。

定裝照釋出時,周冬雨的扮相被戲稱是「丫鬟版女神」。
定裝照釋出時,周冬雨的扮相被戲稱是「丫鬟版女神」。

大概周冬雨就是那種「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的倔脾氣,兩年後再一檔實境秀《小小的追球》,周冬雨外語能力突飛猛進,不但能和外籍成員主動攀談,還承擔起了隊內口譯,可見她這兩年內下了多少苦工。推估她這次不屈不撓的再次接演電視劇,還是現在市場主流的古裝偶像仙俠劇,圖的就是洗刷「小螢幕黑洞」的負面標籤。畢竟大螢幕實績再強,中國市場的背後金主們,焦點還是放在小螢幕的流量數字上,這塊版圖裡多占點地盤總是好的。退一萬步說,雖然過去砸過那幾部戲,其實也沒影響到周冬雨在大螢幕的吸金能力。也就是說,贏了就是名利雙收、順便拓展戲路和市場;就算再砸一次,那也無傷大雅。事後來看,周冬雨賭對了,但也賭得頗驚險。

周冬雨絕對是有選角權的「實權女一」,挑中許凱當搭檔也頗耐人玩味。
周冬雨絕對是有選角權的「實權女一」,挑中許凱當搭檔也頗耐人玩味。

《千古玦塵》在2020年五月開機,隔年六月就全面上線,對比過往一齣需要大量特效的古裝仙俠劇,前後製週期動輒以兩三年計算的前例來看,這個製作速度可謂神速。因為選角爭議、大幅改編等負面熱議延燒,加上觀眾還沒來得及理解人物關係和故事,《千古玦塵》在開播初期的那點流量實在算不上好成績。但是根據第三方網站的監看統計,在經過初期的低迷狀況後,劇集上線的第二個週末就達到單日破億的播放量,此後連續四天破億,後半段更是穩坐全網榜首直到大結局。而在口碑部份,豆瓣評分在播出期內逐漸回穩,雖然沒能拉回高分,但至少網民關注劇情討論的聲量,逐漸壓過了那些負面謾罵。

第三方網站呈現的《千古玦塵》每週播放流量成長趨勢。圖片來源:vlinkage
第三方網站呈現的《千古玦塵》每週播放流量成長趨勢。圖片來源:vlinkage

從故事上來講,《千古玦塵》其實不過是另一部舊瓶新酒的《三生三世》、《琉璃》,或是《花千骨》,寫的是兩位雲端上的大神歷經三世的情深虐戀,說的是滿口蕩氣迴腸的千年萬年。周冬雨飾演的女主角「上古」本來是個菜鳥小神,經過男主角(和一眾來來去去的配角)教導和磨練下,終於登上身負蒼生之重的主神地位;過程中那些跨越生死輪迴的情愛,才是這個故事的主體。這個架構放眼成千上百的仙俠劇,沒有哪一部能逃過這個套路;這道理觀眾知道、主創也知道,想創新也沒多少空間,因為觀眾要的就只是這樣,差別就在於金主爸爸們願意投多少個億,把小螢幕質感再往上翻倍。《千古玦塵》的確在這部分的誠意十足,加上特效科技與日俱進,服化道各部門也很爭氣沒出什麼大簍子,整部戲在視效聽覺上的質感,確實配得上宣傳所說的「S級製作」規格,這讓力圖雪恥的周冬雨平添了堅實後盾。

「S級製作」也能從卡司陣容上體現,本劇卡司圍繞著三金影后周冬雨而設。
「S級製作」也能從卡司陣容上體現,本劇卡司圍繞著三金影后周冬雨而設。

當然,製作品質永遠只能當成仙俠劇的基礎,沒有好的故事,製作再精良也藥石罔效,而且本劇的焦點起碼有九成還是在周冬雨身上。開播初期是黑粉與腦粉的激烈戰爭:黑粉批評「這演的什麼鬼?」、「還給我百分百的上古!」;腦粉支持「誰能比周冬雨演得更到位?」、「你們看戲會不會看細節?那個小表情誰能做到?」……不過最終決定生死都不是這些,多數的電視劇觀眾既不腦也不黑,他們都是路人,只憑直覺的喜好來決定明天要不要多看一集。周冬雨的賭注就是下在這些人身上,他們才是主力閱聽人。

「上古」這個角色不論是小說或劇集,都設定成一個極富層次感的多面向人物,你很難在第一眼就看穿她,也不可能憑一兩集的表現就定生死。這會兒看著還平淡如水呢,下場戲可能就完全爆發;有時候你覺得她軟軟萌萌的,可她強硬起來卻比什麼神兵利器都無堅不摧。這種塑造手法就是剝洋蔥,這層剝開還有下一層,層與層之間的落差更顯得迷人;不但是電視觀眾最容易入迷的途徑,也正是周冬雨最擅長的演繹方式。

周冬雨的賭注十分成功,終於洗刷「小螢幕黑洞」的汙名。
周冬雨的賭注十分成功,終於洗刷「小螢幕黑洞」的汙名。

事實上,周冬雨的成功、《千古玦塵》的突圍,也代表著引領小螢幕風騷十數年的仙俠劇標準套路,也來到了必須大破大立的關鍵路口。過去,仙俠劇的標準套路是越飄渺越好、越虐戀越香,沒這兩點就吸引不了女性觀眾;但只有這兩點,你也只能吸引女性觀眾,得女粉者得天下,可只有女粉卻守不住天下。在玄幻世界斬妖除魔拯救蒼生什麼的,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副線任務,主角的本業就是談戀愛,不要命的談、披荊斬棘的談、上天下地的談……時裝偶像劇辦不到的種種限制,仙俠劇都能滿足觀眾。但生生世世的戀愛談了這麼多,觀眾的審美也會出現疲勞,周冬雨的「上古」打破了傳統仙俠劇女角必備的白蓮花形象,正好成了拯救仙俠劇的新要素。能不能再出現下一個成功案例?值得所有仙俠劇迷拭目以待。

能不能複製周冬雨這次成功翻身的經驗,是中國仙俠劇突破瓶頸的關鍵。
能不能複製周冬雨這次成功翻身的經驗,是中國仙俠劇突破瓶頸的關鍵。

— —

作者介紹:以文字見長,對影像敏銳。涉獵廣泛,遍及小說、遊戲、動漫、偶像、以及各種流行文化現象。曾任雜誌編輯、頻道公關、活動企劃、演唱會執行、戲劇監製,現為接案編劇。

※歡迎加入Y!電影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

※全新單元「追劇咖」,讓你防疫在家不無聊!手機用戶請點「線上戲劇」或「線上電影」。

追劇咖
追劇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