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的眼淚】逝去轉換成溫暖,「雖然有很多的哀傷,但還是有很多的愛以及值得奮鬥下去的事。」

台劇《火神的眼淚》迎來大結局!雖然結局令人心碎,但透過陳庭妮和林柏宏的角色讓觀眾走出陰霾、看見希望。對於最終回,《Vogue》照樣邀請導演蔡銀娟跟大家分享最後兩集「真相/The truth」和「初衷/The Calling」的象徵意義。

台劇《火神的眼淚》迎來大結局
台劇《火神的眼淚》迎來大結局

如果你還沒有看第9、10集?不想被暴雷的話建議你不要再往下閱讀

在上週的娛樂城大火中,大家都好奇誰會「領便當」,導演蔡銀娟說前幾集就刻意製造錯覺,讓觀眾猜不出誰受難?「做這樣的設定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本來就沒有人可以預料到無常會先帶走誰。此外,本劇也必須讓王議員活下來,因為林義陽的冤屈,只有透過王議員的策反,才有可能稍微轉變,否則,若是讓林義陽永遠沉冤未雪,這麼寫實的結局可能會讓觀眾太悲痛、走不出來。」導演說這樣的安排是不希望在故事中有誰是「永遠的壞人」或是「永遠的好人」,所以才會透過林義陽搶救王議員而受傷甚至殉職,來鋪陳出王議員願意冒著失去政治生命甚至坐牢的危險替林義陽作證發聲的原因。

在上週的娛樂城大火中,大家都好奇誰會「領便當」
在上週的娛樂城大火中,大家都好奇誰會「領便當」

面對壓力後創傷症候群,有創傷並不丟臉

至於張志遠(林柏宏飾)的哥哥在緊要關頭救了弟弟一命,導演表示在第1到4集,哥哥的角色比較像是魔幻寫實般的存在,每次出現都像是張志遠的自我質疑,至於第9集,反而比較像是真正的哥哥來託夢:在張志遠昏迷不醒時特別來救他,希望喚醒他、並點出他的盲點,「所以你要一直待在那個房間?我早就離開那裡了」透過夢境讓張志遠走出多年來的罪惡感,再加上邱漢成到醫院探病時勸他面對心魔,以及家人跟小辣椒的關愛,讓他最後終於願意跨出困難的第一步,去尋求心理師的協助。

在劇情安排上張志遠不會因為劫後餘生就馬上擺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因為我們想告訴大家這樣的狀況不可能馬上就痊癒,但可以從自我覺察,願意面對它,進而找心理師幫忙來慢慢邁向療癒之路。「尋求協助不是件丟臉的事」蔡銀娟再三強調:「心靈有創傷和陰影不是件丟臉的事情,有的消防員目睹大量血淋淋傷患或搶救人命失敗後可以好好地走出來,但有的人就是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並不表示有PTSD的人比較脆弱,事實上,就像有的人會過敏或氣喘,有的人不會。我們一旦有困難,尋求專業協助並不羞恥。」

但可以從自我覺察,願意面對它,進而找心理師幫忙來慢慢邁向療癒之路
但可以從自我覺察,願意面對它,進而找心理師幫忙來慢慢邁向療癒之路

不過蔡銀娟點出另一個難題,台灣消防員休假天數少,上班時又過勞,因此,在寶貴的休假時間很多人寧可睡覺也不想去找心理師,但若利用上班時間請假去就醫、諮商,可能會有同儕壓力。她說某次重大事故發生後,由於現場死傷人數很多,有一群心理師被邀請到轄區消防隊當義工,想跟隊員們聊聊他們內心的壓力跟陰影,但一開始很困難,幸好後來慢慢有轉變,例如:有一位消防分隊長安排全分隊的隊員輪流跟心理師在隊上進行一對一會談,(每個人在會談的那一個小時就不用出勤,)除了避免當事人被貼標籤,每個人也都有機會得到專業的陪伴。 在保密且安全的時空抒發心情、評估自我狀態、了解需要時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

因為消防政策是地方自治,每個縣市分配到的資源不同,即使有心理師資源,蔡銀娟說若有重大意外救援後,上述的做法值得參考。當然不需要等到真的有重大傷亡才有改變,而是透過戲劇突顯問題進而改變政策,這就是蔡銀娟拍《火神的眼淚》的初衷。

心理師也對此提出建議,期待最終能夠有如國外的藍光計畫或是長期的心理輔導機構常設於消防局中,從平日的心理衛生推廣~例如職涯、家庭、伴侶、親子、壓力與情緒之議題的講座或團體開始讓消防員認識心理諮商,也能解決生命上身為人的困擾,更能安心地投入工作中,進而當真的有困擾或遇到重大創傷事件時,也因平日就建立對心理諮商的正確觀念,而願意嘗試求助,紓解創傷後的壓力反應,也就不會累積導致成PTSD

殉職事件的感同身受,思考生命的意義

林義陽殉職對同安分隊是一大打擊,許多觀眾同樣不捨,因為看了這麼多消防員的日常與滅火救援的實際狀況,不知不覺也成了同安分隊的一員,所以更能體會殉職者的同僚和家屬的傷痛,但我也不希望觀眾感到無止盡的悲傷,所以在第10集呈現身為消防員的使命感和初衷,「我希望大家看完這齣劇不只是感到悲傷和憤怒,而是會去思考我們所追求的理想、做事的初衷,以及生命的意義。」

此外,大虎與邱漢成的對話,也帶給觀眾希望,大虎回憶當年邱Sir同樣是消防員的父親冒險救他時,跟自暴自棄的大虎說:「如果你今天救一個人,他可能可以幫助五個人,而這五個人之後可以幫助更多人,那這個世界就會不一樣了!」這番話讓邱漢成確定自己的心意,跟太太小穎溝通後重回同安分隊。

大虎與邱漢成的對話,也帶給觀眾希望
大虎與邱漢成的對話,也帶給觀眾希望

找回當消防員的初衷

在第10集「初衷/The Calling」裡,聽到後輩表示往後出勤不想衝第一和消極的態度,邱漢成提醒小高、阿忠及魏嘉軒他們當初為何成為消防員的初衷,「在死亡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好人、壞人,是敵人還是朋友,只要他想活下去,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點的機會,都必須被搶救,不是嗎?」

「我們問問我們自己,為什麼當消防員?我們每天,面對生離死別,進去火場救人,我們面對體制的不公平,我們面對不懂我們的人無理取鬧、冷嘲熱諷,是為了什麼?為了混口飯吃?為了養家餬口。我承認,我就是這樣,你呢?你為什麼當消防隊員?因為可以救人,因為很帥,因為像英雄,像鋼鐵人、像蝙蝠俠?……不是的,一定不是只有這樣,一定有某些東西埋在我們心裡,像種子一樣,那是我們當消防隊員的天職,我們的使命、我們的榮耀,這是義陽生前一直堅持的事情。義陽離開我們,我們大家都很難過,但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提起我們的精神,找回我們的初衷,扮演好我們消防隊員的角色,好嗎?」這番話令人動容。

催淚但溫暖的遺書

這樣的希望與溫暖,在陳庭妮飾演的子伶身上也看得到,之前在一起車禍意外中救出孕婦,並在救護車上幫她接生,如今小嬰兒健康地活著,象徵了雖然林義陽走了,但新生命的到來也帶來希望,但看完感謝的卡片後,接著收到的卻是林義陽生前寫給她的遺書。這封信讓觀眾的淚水潰堤。

「子伶,這是我第一次寫信給妳,沒想到就是一封遺書,希望你永遠不要收到,哈哈!突然想到,如果你收到這封信,就代表我永遠都沒有機會知道你寫了些什麼,不知道你會不會跟我一樣,有很多話想說,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能跟妳在一起,很幸運、很幸福,想跟你說,你不要把自己逼得那麼緊,一直武裝自己很累、很辛苦,我會心疼,如果有一天,我因為救人而死,請妳一定要忘記我死時的慘狀,因為我是壯烈犧牲,是很帥的,沒有比這更值得的事了,重要的是,我愛妳,請妳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我相信,未來我們一定會在更美的地方相見,到時候妳應該很會煮魚湯了吧? 義陽」

這樣的希望與溫暖,在陳庭妮飾演的子伶身上也看得到
這樣的希望與溫暖,在陳庭妮飾演的子伶身上也看得到

關於遺書其實劇本就有這一段,台詞也都寫好了,導演透露當初劉冠廷想調整內容,調完後的版本導演也很滿意,那封遺書也是劉冠廷親筆寫的,陳庭妮說拍那場戲時,打開遺書的當下是她第一次看到信中的內容,她說這封遺書對子伶來說,寬慰和感受到的溫暖比悲傷來得多,因為她感受到義陽的精神與她同在。

導演透露,其實這場戲來自她和先生買保險時,保險業務員準備了卡片要他們寫下給另一半的話,其中一方發生不幸時,對方就會收到這封信。業務員希望導演夫妻寫完信後直接交給業務員,不要偷看彼此寫的信,但導演笑說自己還是忍不住偷看,結果發現自己都是「要好好照顧爸媽」這類的交辦事項,先生卻寫得很感性,其中一句就是「未來我們一定會在更美的地方相見。」

消防員的保障與面臨的危險不成比例

第9、10集有個大家思考的重點是,消防員因為是公務人員所以不能組工會,相關的權益爭取近年來只有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這個基層組織較為活躍,他們幫助殉職、重傷的消防員和家屬面對困境,爭取制度改善。但這個組織並不討喜,因為消防員擔心加入後會被長官盯上,不過很多消防員的基本權益和制度改進是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上街頭抗議慢慢爭取來的。蔡銀娟說美國在殉職調查制度上已很完備,有公正客觀第三方進行調查,而台灣於消防三權修法後,雖然已有殉職原因調查之雛型,但至今還沒有制度化的調查方式,仍舊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另一個導演想提出來討論的是消防人員的保險,因為消防員的保險危險等級是最高的,往往被商業保險拒保,不然就是保費很貴。蔡銀娟說經過這次田調才知道台灣對公務員的保障的狀況,如果是殉職,跟勞保相比是相對好的,但對重傷成殘的保障就很低,甚至不如勞保。如果消防員因公受傷成殘甚至下半身癱瘓,無法再出勤務,請假2年後就失業,失去消防員身份,只能自食其力甚至會拖垮家人。蔡銀娟說去年高雄發生消防車車禍,導致一人死亡,一人重傷,但受傷的消防員傷勢嚴重,不太可能在2年內回到工作崗位執勤,「我聽到不同的消防人員跟我分享『如果真的發生什麼意外,我寧願殉職也不要癱瘓、重殘而拖累家人』。」蔡銀娟說:「我覺得因公重殘的,國家應該養他一輩子,消防、警察和軍人都是,因為危險等級太高。」

另一個導演想提出來討論的是消防人員的保險
另一個導演想提出來討論的是消防人員的保險

懷抱著希望往前走

在第10集中,主角和配角的心境都有了轉折,子伶已經從悲痛中走出來,進而想推動消防改革法案,「義陽活出他自己,我也想活出我的」讓觀眾對於她化悲憤為力量感到欽佩與安慰;敞開心房的張志遠在天台上替在天上的義陽點了一支菸,也讓人感受到未來還是有希望的,油條老鳥學長也變得溫暖,邱漢成雖然無奈讓太太帶著小孩回娘家住,但他順從初衷重回消防隊。觀眾好奇他和小穎離婚了嗎?導演說是開放式結局,兩人就是暫時先分居,老婆搬走回娘家。會有這樣的設定是導演聽過有的消防員婚姻,就是因為本身的職業而無法維持,令人感傷,但是當然,還是非常多消眷是以「類單親」的狀態扛起家庭,讓消防員沒有後顧之憂。蔡銀娟說:「火神結局雖然有很多的哀傷,但還是有很多的愛、很多是有意義且值得奮鬥下去的事。」

在第10集中,主角和配角的心境都有了轉折
在第10集中,主角和配角的心境都有了轉折

修正與改變才是重點

最後蔡銀娟語重心長地說:「消防人員人力不足、爆肝工作,許多縣市甚至有消防裝備與消防衣帽鞋老舊的問題,希望我們大家能長期被關注,而不是殉職事件後幾個禮拜就慢慢淡忘。」她說《火神的眼淚》一開始就定調貼近台灣消防員真實面貌,而不是打火英雄片或是將消防員神化成聖人,「裡面的消防員也有人會犯錯,但犯錯的也有可能是好人,但因為制度讓好人也可能傷害到其他人。」例如應該當安全官的宋小隊長因為人力不足無法做好他的工作,還有因為其他分隊人力不足以至於林義陽必須跟不熟悉的其他分隊學弟一起進火場,都可能增加風險,局長下令射水也是因為市長、企業主、媒體、民眾施壓,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壞人,許多殉職是一連串的錯誤造成的,希望大家關心當中應該被修正的問題,或是如何將制度調整得更好,而不是要將誰妖魔化。

〈有雷慎入〉《火神的眼淚》EP9精華 隊員命喪火場 長官卻逃避責任

※ BY DANIEL KU

(完整文章請看VOGUE.com

延伸閱讀

《想見你》確定翻拍韓國版!網友狂推李鐘碩演韓版「李子維」

每集都要哭慘!李帝勳、「北韓F4」老么《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攜手演出催淚故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