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巨人之手」景觀改造案,成功讓廢墟祕境變成樣品屋般的網紅景點

文:鄭台祥

當我得知台中和平山區著名的景點「巨人之手」,進行了景觀美化的改造工程,第一時間的反應也是「啥?不是說那地方是個「祕境」嗎?好端端的,讓它埋沒在荒煙漫草裡不是很好嗎?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來做什麼「設施改善」、「景觀美化」呢?」

試著想像一下,今天當你久聞其名,抱著尋幽訪勝的心態,跋涉了一段山路來到了傳說中的巨人之手,迎面而來的,卻是整理得一塵不染、美輪美奐的一幅景象,這個所謂的「秘境」,看上去和自家附近的小公園幾乎沒什麼兩樣,是不是有點煞風景呢?

祕境鋪上地磚和石椅,就成了樣品屋般的網紅景點

巨人之手景觀改造案,全名為「109年度體驗觀光地方旅遊環境營造計畫——臺中市和平區桃山部落雪山坑周邊景觀設施改善計畫工程」。可以想見,在疫情嚴峻、國旅熱度不減的當下,政府部門無不挖空心思來提升觀光業績,美其名曰「讓人重新發現台灣這塊土地的美好」。地方部落也樂見觀光人潮帶來的商機,因此雙方達成共識,藉由改善景點來提升觀光品質,也是預料中的事。

某種程度來說,這項計畫固然是主事者的成功,另一方面,卻也預告了祕境的失敗。因為最後的執行成果,讓這個所謂的「廢墟祕境」景點,看上去既不廢墟、也毫無秘密。

得知巨人之手已經被美化成小公園之後,我在一個晴朗的日子來到了現場。發現基地附近原本的灌木、草叢都已經被移除,取而代之是一叢叢的香冠柏、翠柏等裝飾性植物。巨人雕像的臉部、手、腿之間的地面,原本舖滿了碎石子,現在重新鋪上大片的白色石板。一條步道硬生生橫切而過,週邊圍了一排枕木邊界,將巨人圈在中央,角落擺上兩張混凝土座椅。一切一切都顯的那麼整齊、清潔,在群山巒疊裡散發著嶄新的樣品屋氣息。

望著天上浮雲,我不禁浮想聯翩:巨人若地下有知,它會做何感想?原本無言的望向天空,掙扎著起身,現在非但沒能起身,反而被硬生生的蓋上一層以「景觀美化」為名的棉被。無言之中,它似乎更無言了。

通往秘境的途中,可見到數座五顏六色的導覽指標

如同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的郭瓊瑩教授曾不厭其煩的提醒我們,這個喧騰擁擠的當下,人們迫切需要「減法美學」的思考。「美感環境營造並非一定要擺什麼、加什麼才是『有做事』,也可以用減法去除不適切的、不好的東西」。這個道理,我們在面對混亂的都市環境時固然秉記在心,難道場景換到了深山峻嶺,就把它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不是不該改善環境,而是有無顧慮整體的精神與氣質

當然,一定有人認為,增加步道、草花、座椅、指示牌等設施來改善環境有什麼不好?筆者認為重點並不在於這些設施本身,而是設計者如何看待基地整體的精神跟氣質的問題。

以這個案例而言,如果想營造(或保持)所謂的「祕境」氛圍,有必要沿用這種「新增物件」的思維去「造景」嗎?如果原本的碎石鋪面尚堪使用,有必要新增一條步道,來規定行走動線嗎?如果基地原本的樹枝、石塊可供人席地而坐,有必要新增「休憩座椅」,來多此一舉嗎?眼前是一大片原始山蘇林美景,有必要立一塊指示牌,上頭寫著「山蘇林」,來畫蛇添足嗎?只要您稍微留心一下周遭環境,一定能發現,公園裡到處都是沒人走的步道、沒人坐的座椅、沒人看的指示牌、路邊充斥著不知所云的「入口意象」等等。

這些設計精美的景觀元素,最後成了可有可無的環境填充物,與其說是為了消化預算,不如更像是規劃設計單位墨守成規、不經思考的後果吧?到頭來,這些手法又強化了國人心中對「景觀專業」的既定印象:加東加西、塗塗抹抹,「減法美學」大家心知肚明,實行起來卻是眾說紛紜。

公共空間裡常見零散、缺乏整合、填充性質的座椅及導覽牌等設施

不過話說回來,一旦當你明白這座巨人雕像,早在40年前美國就有過相似度極高的作品——很有可能它就只是個山寨產品,絲毫不帶任何神話色彩——那麼情況也許就完全不同了。

打從一開始這裡就不存在什麼祕境,有的只是一個遠一點的雕塑公園罷了。它不過就是全台千千萬萬個網紅景點之一,目的也很明顯:就只是要你匆匆瞥一眼,打卡拍照,然後快速閃人。而接下來的十年內,你也毋須再來第二次。既然如此,弄條步道,擺張座椅,又何傷大雅呢?

延伸閱讀
李滄東《綠洲》之所以無懈可擊,是因為它做到了《消失的情人節》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