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志醫師專欄〉肩頸痠痛 原來是半規管內耳石沉積

醫師陳建志以耳石復位術治療患者。(醫師陳建志提供)
醫師陳建志以耳石復位術治療患者。(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40歲女性保險業務員最近只要一快速左右轉頭,就會感到一陣暈眩,持續不到一分鐘;就連睡覺平躺只要一向左側臥,就會看到天花板在旋轉,常常會感到惡心想吐,只好保持向右側臥,僵著身體,半夜都不敢翻身,睡醒後腰痠背痛。

由於患者平常都得低頭操作筆記型電腦或平板,以為是頸部肌肉過勞所致,接受局部按摩、推拿、刮痧及拔罐,痠痛緩解,但暈眩依舊;又以為是頸部動脈血流不順所致,作超音波檢查,並無異常發現。後來,X光檢查發現頸椎椎間盤狹窄,開始接受熱敷、經皮電刺激及牽引等物理治療,但病症依舊,為了促進睡眠,偶而會服用安眠藥。

患者來到診間時,一手扶著頸部直嚷著「落枕」不會好,既痠痛又暈眩,言談間充滿了焦慮與無奈。看診時請她平躺,頭向左轉,接著向後躺下,讓頭垂在床邊,就可看到她的眼球在不停地轉動,原來是罹患了「左側後半規管耳石沉積症」,經過幾輪的耳石復位術後,就治癒了暈眩。後來回診時,她表示連頸部痠痛也解除了。

在正常狀況下,耳石原本位於橢圓囊內的耳石斑內,若因外力撞擊、耳動脈缺血、感冒發炎或偏頭痛發作,耳石顆粒鬆脫,順著內淋巴液迴流,沉積於該側某一條或數條半規管內,就會在患者改變姿勢或轉動頭部時,因慣性或重力作用,繼續帶動半規管內的內淋巴液,驅動頂帽內的纖毛 (內含平衡感知器),使患者以為頭部還在轉動,產生眼震及眩暈。患者往往為了避免眩暈發作,防禦性地僵著頸部肌肉,肌肉過勞產生痠痛。

治療此病,口服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或止暈藥,皆只能治標,唯有耳石復位術,利用患者頭部轉動及姿勢改變,醫師觀察眼震方向,確認耳石在半規管的位置,逐一將之擺回橢圓囊內,才能真正治癒暈眩。需注意的是,頸椎內動脈粥狀硬化者,若管壁發生剝離時,頸部會出現一陣劇痛,接著出現眩暈、構音障礙、吞嚥困難及運動失調等症狀,表示腦幹已經出現缺血性中風,有類似病症者,必須趕緊就醫。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