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與合作夥伴成功試行低碳貨運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太平船務(PIL)與新加坡港務集團(PSA Singapore)近日共同宣布,完成首次低碳綠色貨運試驗,致力打造更可持續碼頭到碼頭供應鏈生態系統。

PIL與PSA Singapore去(二○二三)年十月簽署合作備忘錄。此次運輸試驗將貨物透過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將從新加坡運輸至重慶。

這批貨櫃透過海鐵聯運由太平船務船舶「佳城輪」(KotaRatna)運送,經新加坡港務集團在新加坡、廣西欽州沿海碼頭進行裝卸,而後接駁欽州至重慶鐵路進行運輸。

太平船務「佳城輪」所使用生物燃料是由廿四%廢棄食用油與低硫燃料油混合而成,可減少約一百噸碳排放,相當於種植四千棵樹,並減少八十四點一%溫室氣體(GHG)排放。

新加坡港務集團則優化陸端供應鏈,包括在新加坡碼頭間使用貨櫃駁船運輸,及在港口使用由電力與更環保替代燃料驅動的貨櫃裝卸設備。

透過此次試驗獲得第一手碳排放資料,使太平船務能針對現有船舶及將於今年下半年起逐步交付的八艘新型LNG雙燃料貨櫃船進行評估。

太平船務首席海事長Abhishek Chawla強調,此次與新加坡港務集團攜手合作在低碳綠色運輸測試,將協助太平船務在未來減少船舶排放,確保到二○五○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太平船務成立於一九六七年,是東南亞本土最大航運公司,在世界貨櫃航運公司運能榜上排名第十二名。從經營近洋散雜貨小船東,太平船務已發展成為世界級的航運企業,業務覆蓋中國大陸、亞洲、非洲、中東、拉丁美洲、太平洋群島與大洋洲。連同其子公司瑪麗亞那定期航線(MELL)及其關係企業馬來西亞船務(Malaysia Shipping Corporation),太平船務為客戶提供的服務網路覆蓋全球九十個國家,五百多個地點,擁有並經營大約一百艘貨櫃船與多用途船船隊。太平船務的業務也涵蓋貨櫃製造、倉儲與物流服務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