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創世神番外篇】杜奕瑾決定回台灣不容易 轉機之一是唐鳳

杜奕瑾創辦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中,開會講求效率與準時。
杜奕瑾創辦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中,開會講求效率與準時。

2003年,杜奕瑾到美國NIH國家衛生研究院工作,那時人類基因組計畫有突破性發展,60億對基因序列一一定序,揭開人類遺傳密碼。他沒出國唸書工作過,怎麼得到這份參與劃時代大突破的工作的?

他笑笑,說自己運氣好:「那時候要找有大數據經驗的人並不多,我比較幸運就是做過PTT、蕃薯藤、Digital Library(數位圖書館)、台大學生註冊系統、台大醫院計畫、中研院影像辨識,相關的經驗比較多,剛好就有機會,運氣好。」工作內容是建立癌症自動檢測系統:「NIH有電子顯微鏡,把樣本基因染色,我們就用電腦讀下來,把資料存下來,建立基因大數據,(用來)預測這個人是不是(可能)有癌症?」

但計畫進度比想像中耗時漫長,加上在那個有白人天花板的地方,他常被認為是修水電或餐廳打工的。「我在DC(華盛頓特區)沒看過鋪馬路的是白人,人種跟工作的關聯很高,NIH常常聽到人家說為什麼要把國家的工作給外國人?我印象很深刻,美國為了強調,所以H1(持工作簽證的外國人)的薪水會被秀出來,雖然沒有人名,但我是團隊裡唯一拿H1的,大家都知道是我。」

2006年他決定到微軟開發搜尋引擎,西岸西雅圖較華盛頓DC多元,公司裡三分之一是亞洲人,鋪馬路的也有白人,老闆則是各色人種都有。「DC的英文比較難聽懂,他們習慣歐洲腔,會用比較decent(正式)的字,我比較聽不懂,從人家的表情就會看得出來。或是我講不清楚,他們就會故意假裝聽不懂,但到西雅圖就發現英文講得比我差的人多很多……」

不管東岸或西岸,父母總會特地飛到美國看他。漸漸地,母親洗腎後身體愈來愈衰弱,他只能趁到亞洲出差時回台灣探視親人,「你算得出來,接下來還能見面幾次?」

杜奕瑾(左)2017年與數位政委唐鳳(右)一起喝咖啡並談論創業構想。
杜奕瑾(左)2017年與數位政委唐鳳(右)一起喝咖啡並談論創業構想。

回台灣畢竟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轉機之一是數位政委唐鳳的支持。2016年底,杜奕瑾回到台灣,2017年2月他在臉書上貼出與數位政委唐鳳的合照。「我找她喝咖啡,跟她說我想做一個實驗,其實是在試水溫,跟PTT一樣,成立亞洲第一個非營利的AI研究基金會做產業新創實驗,他就很高興把我帶去見陳部長(陳良基)。」2017年4月,AI Labs宣布成立。

回台創業是破釜沈舟放手一搏,或是一種對20年前網路、遊戲產業沒有成功的逆襲嗎?他說得很輕鬆:「美國走一遭,原來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就是這樣做事情,那我們就回來做啊!所以不是放手一搏,是揹個背包就回來了。」

AI Labs由民間單位贊助,研究成果穩定後再發展成公司提供特定服務,目前基金會下已有4個公司,含括醫療影像、基因序列、語音辨識、智慧城市,例如最有名的「雅婷逐字稿」更不斷進化,開發能聽懂不同領域專業術語的雅婷。

他強調,要先打造生態系(ecosystem)再從中找到營利模式(monetization model),目的是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最好,讓使用者離不開你,而不是先思考訂單與零件。他解釋,軟體的思維不同於硬體,「台灣一整個世代都是工業思維,像以前日治時代的房子比較可愛,過段時間就變成鐵皮屋、電捲門,台灣就像經歷文化大革命,把美學思想都變成工業思想,就是台灣成為世界工廠的時候,雖然造就經濟成長,但也犧牲很多生活價值。不在乎使用者體驗,長久以來讓我們喪失數位競爭力。」

他說這話的同時,我們正在夜半通往他的出生地大林蒲,周圍的中油、中鋼、台塑石化廠看起來像外星人基地,他小時候居住過的濱海小鎮被包夾、即將被遷村。他小時候聽聞的南星計畫,世界級碼頭、深水港口、國際機場還遙遙無期。

至少這個出生在這裡的孩子試著把不一樣的空氣帶回來,散播在代工之島上。


更多鏡週刊報導
【PTT創世神番外篇】寫程式起源於愛玩遊戲 杜奕瑾:用3C才有競爭力
【PTT創世神1】他小二買蘋果電腦狂打遊戲 分數可念醫科卻堅持讀資工
【PTT創世神2】他用486電腦架設出PTT 網路天才用腳投票去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