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作帳險中求勝 運用投本比跟著投信拚業績

Q3作帳險中求勝 運用投本比跟著投信拚業績
Q3作帳險中求勝 運用投本比跟著投信拚業績

今年年初以來,絕大多數基金都陷入負報酬的困窘;儘管已收復季線,不過產業疑慮仍在,現在拚績效也只好且戰且走,保持靈活。本文將層層把關尋找投信重壓拚業績的方向。

【文/陳威良

時序來到9月,又將揭幕投信季底作帳大戲!每逢季底,投信基金經理人總是為了績效使出渾身解數拚搏,然而這回第3季作帳,可能必須在不確定的變數中險中求勝,因為在各種利空風暴籠罩下,年初以來絕大多數基金都陷入負報酬的困窘;好不容易大盤才走出泥沼、收復季線,不過產業走衰、庫存去化的疑慮仍揮之不去,現在拚績效也只好且戰且走,保持靈活。

中小型股表現較突出

所幸投信擅長的主戰場─中小型股,近期表現熱力四射,櫃買指數更領先大盤突破半年線,觀察整體投信股票型基金的持股比率,已由7月初最低79.83%,慢慢增加至84.61%,表示投信確實開始回補持股,對照以往常態性持股比率超過9成,顯然目前可加碼的銀彈仍十分充沛,只要誰能在第3季先衝刺突圍,幾乎等於提前獲得晉級全年總決賽的資格。

投資朋友們場外看戲不如趕緊搭上順風車,本季作帳行情絕對不容錯過。

通常來說,大家追蹤投信籌碼,最常看的指標不外乎買超張數或買超金額,但這慣例的實用性應該被重新檢視。如果以過去1個月投信買超金額的排序來看,買超最多的個股是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可是股價表現卻持平;買超第2多的是電子績優生台達電(2308),股價也僅小漲3.88%。

甚至再往下看,其實買超前20名標的之中,近1個月漲幅達2位數以上者,只有5檔個股,分別是智邦(2345)、元太(8069)、南電(8046)、中美晶(5483)和創意(3443),這5家公司股本最小的是創意的13億元,最大的是元太的114億元,相對而言,股本都算中小型。

外資動向仍會是關鍵

由此可知,即使投信重金部署大買,股價未必能正向表現,進一步分析有2個主要原因:第1,能影響大型股走勢的主力絕對還是外資,然而外資賣超不止,當然會直接削弱投信買盤的力道。

第2,投信買賣超的統計是包括主動基金和被動操作的ETF,當散戶踴躍買進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等人氣ETF時,投信就必須持續進場加碼指數成分股,但這與是否看好該個股的後市表現無關。所以,若是參考投信買超張數或金額排行時,建議只要專注在股本100億元以下公司即可。

以上述的5家公司而言,投信對智邦的持股比率約為5%、並不算特別高,所以仍有繼續加碼空間,且平均布局成本在282元上下,與目前市價接近,因此逢回布局勝算高,有滿大機會可搭上季底作帳便車。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9/2 No.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