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l in May效應漸減 法人看好美股後市

美股財報季穩健,美股時有表現,也讓「5月賣股(Sell in May)」效應漸減,法人表示,由於美企業獲利佳,伴隨聯準會未來仍有降息機會,目前依然看好美股後市展望,尤其看好科技及生技、非核心消費、公共事業等等產業股。

據晨星基金統計,截至5月13日止,今年來績效前10名美國大型股基金績效均逾10%,多數美股基金近一年報酬率都逾30%,即使美股基金已出現一波漲勢,法人依然持續看好美股後市。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向思穎指出,觀察聯準會近期對市場的態度,預期不會造成股市大幅下跌,因為仍然有意進行預防性降息。儘管近期美股受到降息預期調整,與國際地緣政治干擾,波動頻頻,但並沒有特別恐慌或異常情況,加上美國基本面仍持穩,因此維持美股正處於主升段的觀點。

建議短期逢回可視為進場的契機,產業方面包括科技、通訊服務、非核心消費、公共事業等可留意。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認為,聯準會維持謹慎行事,不會改變啟動降息循環的論調,隨降息空間減至1~2碼,股市評價將面臨較大壓力,美股第二季後的表現將更仰賴企業獲利的穩定性。所幸美股財報季前半段仍穩健,打敗預期比例與過往類似,展望也未見結構性隱憂,預期股市歷經震盪後,下半年還是有高點可期。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4月美國就業市場數據弱於預期加上近週初領失業金人數意外多於預期,數據符合部分聯準會官員近期提及,「在降息前需看到就業市場放緩」的言論,也讓投資人期待聯準會仍有望在今年降息兩次,時而激勵美股表現。

雖然傳統上有所謂「Sell in May」效應,但過去十年僅2019年的5月出現下跌,其餘年份都是上漲,平均漲幅達0.9%,顯見5月賣股效應近年已逐漸失效,加上4月下跌已先行釋放部分賣壓,應不需過度擔憂美股後市表現,目前相對看好科技、生技等產業表現機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