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育空最珍貴的北極極光以 iPhone 14 Pro Max 拍攝|陳彥博:同行都很羨慕

台灣超馬選手陳彥博挑戰加拿大育空700公里極地挑戰賽,以10天6小時4分鐘完賽總排名第4、徒步組排行第3。這是陳彥博回應自己「重返育空」的承諾,但卻意外讓 iPhone 發展有重大突破,那就是由陳彥博在「重返育空」的記錄片活動當中,由他本人首次證實了這部紀錄片全程使用 iPhone 14 Pro Max 拍攝,而陳彥博本人更在北極圈完成了多張自拍照與極光影片隨手拍,突破了公開用 iPhone 拍攝紀錄片的歷史紀錄。

△陳彥博秀出自己拍攝的極光照片,把以前只能用眼睛看的畫面,成功保存在手機中,此舉也被同行羨慕

*重返育空只為了當地人的一段話

陳彥博曾參與完成人類第十七次橫渡撒哈拉沙漠、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總冠軍,也是亞洲第一個完成世界7大洲、8大站極地超馬選手。讓他印象深刻的賽事有很多,而育空極地挑戰賽這個位列世界十大艱難挑戰賽,他在 26 歲那年就曾經完賽,獲得第三名成績,不僅成為育空賽史首位亞洲唯一完賽選手,同時也是最年輕完賽選手,當時他與攝影團隊更製作了紀錄片「出發」,在四年前上映,紀錄著包括育空挑戰賽在內的比賽心情。如今「重返育空」,他以10 天6 小時4 分鐘的成績,同樣奪得第三名、同樣一邊比賽一邊紀錄,不一樣的是紀錄工具換成了 iPhone 14 Pro Max。

至於「重返育空」的原因,其實在於他在挑戰育空後,有人跟他說:「年輕人,你只是用意志力撐完這段路,可是你什麼都感受不到...當你看到樹的時候,你不會看到森林,可是當你真的看到了整片森林,這時候你才會看到這個世界。」描述這段往事的陳彥博,眼神非常堅定的說「我當時覺得我參加過22場比賽,真正讓我無法忘懷的是育空」,這就是為什麼要重返育空,他希望再次挑戰自己,好好感受這片土地。

*曾經爭執過是否要使用 iPhone 拍攝

是的!你沒聽錯,這次的紀錄片,是由陳彥博與導演詹宏邦共 4 個人,使用 8 支 iPhone 14 Pro Max 紀錄而成。陳彥博提到,為了這次「重返育空」他準備很久,也希望把整個過程好好紀錄下來,所以找上了導演詹宏邦。而詹宏邦提到會想要使用 iPhone 14 Pro Max 來拍攝,這部分雙方爭執了很久,因為那邊是個任何電子產品都無法正常使用的地方。

詹宏邦表示,確實有考慮過使用 DJI、GoPro 等品牌的運動相機來做紀錄,但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不只沒有讓他失望,反而處處都是驚喜。

*自製「暖暖保護殼」驚羨同行

從導演詹宏邦的言行可以感覺到他是有一說一的老實人,跟陳彥博有一點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知道目標在哪裡之後,絕不輕言放棄。

如果仔細看 iPhone 14 Pro Max 的技術規格,就可以知道該款手機支援防潑、抗水與防塵 達到IEC 60529 標準的IP68 等級(在最深達6 公尺水中最長可達30 分鐘),建議使用環境溫度是 0° 至 35° C (32° 至 95° F),建議待機溫度是 −20° 至 45° C (−4° 至 113° F),相對濕度 5% 至 95% 非冷凝狀態。高度方面蘋果測試最高可達 3,000 公尺 (10,000 呎),簡單的說,iPhone 14 Pro Max 帶去隨便都是零下 20 度的育空,根本無法使用。

陳彥博指出,在育空的氣候有時候瞬間風速太大加上低溫,手指只要露出來就會瞬間凍傷,根本無法拿出手機,更何況是拍照或自拍,這也是他在出發之前與導演爭論的原因之一。

詹宏邦也確實把iPhone 14 Pro Max 放進去冷凍庫進行測試,確實是無法正常使用。最後他自己開發了兩款手機保護殼,一款是簡單的測溫保護殼,用來給陳彥博在跑步的過程中能夠「應急」使用,這個保護殼看起來屬於輕便款,它可以偵測手機溫度,溫度許可就可以拍攝,如此一來可以方便陳彥博在必要時協助拍攝幾個片段,畢竟陳彥博是專業超跑選手,而在北極圈內,攝影團隊是絕對做不到全程即時跟拍的。

真正說服陳彥博「只用 iPhone拍攝」 的是這款由導演自製的加溫保護殼,導演稱之為「暖暖箱」。基礎設計跟交給陳彥博的 iPhone 14 Pro Max 一樣貼了測溫條,但是多了加溫鋁箔、加溫晶片版、收音用的傳輸線、蓋子也特別設計了6組卡扣以防止因為加溫融雪產生的水氣入侵影響拍攝,扣接完之後,保護殼上方有實體拍攝按鈕,也有方便拍攝的握把,還可再接上麥克風,麥克風也可套上防風罩或者雨衣,保護殼外面有著替保護殼充電的傳輸線,通電完可以進行40度-50度-60度等三種「加熱模式」。

*極圈拍攝比水下拍攝更「驚喜」

詹宏邦的堅持跟「土性」讓我想到吳永森,兩人都是為了使用 iPhone 拍攝,特別自製專屬保護殼。吳永森當時嘗試使用 iPhone 14 Pro Max 來進行水下拍攝所使用的潛水套件,連同水下濾鏡加起來,整個預算不到 1 萬元,對比水下相機真的便宜許多倍,雖然機動性十足,不過拍攝品質跟專業相機比較起來還是有落差。

不過這次訪談下來,我發現極圈的拍攝,卻收到比使用傳統相機還要意料之外的結果!陳彥博跟詹宏邦的說明,同樣提到了 iPhone 14 Pro Max 的機動性,但是在拍攝品質跟實用性上卻遠超一般相機。

詹宏邦指出,iPhone 14 Pro Max 最大的好處就是輕巧、反應夠快,讓他們可以在不影響陳彥博比賽的前提下拍完所有過程,他說:「如果這次不是使用 iPhone拍,這支紀錄片最多可能只有 5 分鐘。」

不僅如此,這次陳彥博的手機裡頭有許多不同的極光照片跟影片。要知道,他們比賽的那段時間,正好是育空極光爆發期,然而要拍攝極光,必須要先預測極光出現的位置,然後架設好相機跟攝影機進行長時間曝光,光是這一點一般的攝影器材根本做不到,因為最多只要零下10度,任何電子產品跟雙手都受不了,更何況要做到「長時間曝光」。

然而陳彥博這次開心秀出的極光照片,不僅驚呆了導演,也讓同行驚訝地說“how can you do that!!!"

陳彥博開心秀出他在挑戰賽期間拍攝的極光照片

更不可思議的是,陳彥博還有多張「自拍照」,而且畫質非常清楚的紀錄他被風雪覆蓋的表情與毛髮。我認為這除了是 iPhone 首次成功挑戰極光拍攝,這也是他個人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機會能夠這麼清楚紀錄自己得超跑挑戰,箇中滋味、冷暖自知。

陳彥博甚至還可以快速把手機拿出來自拍

除了分享育空難得的照片,還分享他在那之後挑戰摩洛哥撒哈拉沙漠250公里超馬賽的自拍照,這也代表他不只成功完賽,還用手邊的 iPhone 14 Pro 在路邊拍了照片。

陳彥博再次秀出沙漠的自拍照,畫質比之前的手機都還清晰

「我在出發前看上的是 iPhone 14 Pro Max 的拍攝品質,尤其是它的夜拍功能很強。現在我覺得完全沒有讓我失望,這是我最開心的地方。」-詹宏邦

不僅如此,詹宏邦說這次他最開心的就是一再地讓同行驚喜,因為當地的天候有幾天真的非常糟糕,很多同行出去拍一下就因為溫度太低,機器要回來充電,只有詹宏邦的團隊出去拍到完才回到補給站。

*8 支 iPhone 14 Pro Max 全數「存活」

根據詹宏邦所說,這次一共出動 5 個特製暖暖箱紀錄,回台灣時 8 支 iPhone 14 Pro Max 都活了下來,這方面也讓他感到驚訝,因為在出發前他曾經心底希望至少能有 2~3 支手機可以回程紀錄。

在規格方面,這次的 8 支 iPhone 14 Pro Max 都是 1TB 的儲存空間,不過團隊實際拍攝的畫面已經超過 21TB,主要的原因在於這次團隊紀錄影片的格式,正是今年再升級的 ProRex 錄影格式,他也笑說:「如果沒有 ProRex,我就不會帶iPhone 出去了。」

使用 Apple Watch Ultra 「更文明」?

這次很多人還注意到陳彥博的手上,不再是傳統的運動錶,跟水下攝影師吳永森一樣,都是配戴 Apple Watch Ultra,不過陳彥博除了大讚 Apple Watch Ultra 的新功能包括紀錄跟求救功能讓他感到很貼心之外,使用 Apple Watch Ultra 對他來說更文明,這是他喜歡Apple Watch Ultra的原因。

*小結

記得 Apple 公司自首款雙鏡頭手機 iPhone 7 Plus 推出以來,就嘗試推廣「手機攝影」,Netflix 原創電影《空中飛鳥》就是使用 iPhone 7 Plus 拍攝,而後續在導演陳可辛拍攝的《三分鐘》之後,每年 Apple 公司在中國大陸推出的 iPhone 賀歲片,成了日常。應該也是自 iPhone X 開始,「蘋果攝影」被廣泛應用,也確實提升了攝影人的創作效率,不只電影用iPhone、紀錄片用iPhone,就連歌手的 MV 也是用 iPhone。實際上包括三星、華為、小米、SONY、OPPO、vivo 等品牌廠,也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推廣手機攝影。

如今 Apple iPhone 發展到 iPhone 14 Pro Max,年初的賀歲片《過五關》,讓我對 iPhone 14 Pro Max 的動作模式、低光源與電影級拍攝優勢感到驚艷之外。這次接力訪談了吳永森、陳彥博與詹宏邦,已經明確說明 iPhone 14 Pro Max 可以透過另外的形式,真實、簡單的記錄我們的生活,不只讓這些運動愛好者可以記錄他們的人生,其實也正說明著,現在的 iPhone 性能正以可能讓人們無法相信的形式發展,只要你願意,使用 iPhone 已經可以陪你上山、下海,遠赴極地,然後把你的記憶,完美的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