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上網路暴力頻現,扭曲的「義憤」侵蝕了社會

透過網際網路傳播虛假資訊,對特定個人或群體實施惡意攻擊…在當今這個數位社會裡,任何人都可以發佈資訊,人們內心中消極的一面在網際網路上暴露無遺。極端言論緣何擴散?本文將剖析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

在網際網路上誹謗、中傷他人的現象層出不窮。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因呼籲政府採取防疫措施,呼籲人們接種疫苗而在SNS上遭到大肆謾駡的一幕幕情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當時,醫護人員除了言論遭到批判,還因外形樣貌受到攻擊,甚至收到殺人預告般的留言。

自詡為「正義使者」的人們

疫情期間,大阪大學忽那賢志教授、埼玉醫科大學岡秀昭教授等人曾在網上持續發佈疫情相關的有用資訊,卻因此遭到了嚴重的誹謗中傷。他們向法院申請公佈那些發文者的資訊,得到了法院的批准。後來,他們與部分發文者以賠償金的形式達成了和解。

然而,那些擴散疫苗陰謀論、主張「不存在疫情」等謬論的帳號至今仍在活躍,法院的判例似乎沒有產生「懲一戒百」的效果。網路暴力行為儘管已經被明確是違法的,來自全社會的批判聲也日益高漲,但依然屢禁不止,這是為什麼呢?

那些反覆實施誹謗中傷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卑劣的中傷者」。非但如此,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使者」,認為「那些人做出了為社會所不容的行為,自己有義務砸下正義的鐵錘」。他們的邏輯是「已經有人因接種疫苗而死,醫護人員卻仍在鼓動人們接種,還吵嚷著那是疫情,給社會造成了不安,當然應該受到制裁」。

這是一種扭曲的「義憤」。正因如此,他們的內心絕不會為「停止誹謗中傷」的呼籲所動。他們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對那些未能實現社會正義的現象的「義憤」,不屬於應該受到批判的行為。

「暴怒,比垂滴的蜂蜜還要香甜」

不過,光靠這一點並不足以解釋當代社會為何充斥著誹謗中傷行為。因為憤怒是人類的基本情感之一。西元前8世紀,詩人荷馬在其史詩《伊里亞德》中形容暴怒「比垂滴的蜂蜜還要香甜,湧聚在人的胸間」。早在大約2800年前,憤怒就已經是文學的一大題材了。

過去,日本人一直自詡心態平和、穩重,不輕易流露出憤怒等情緒。日本劇作家三谷幸喜改編了上世紀50年代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基於日本的社會環境重新設定了其中的陪審員角色,寫出了《12個溫柔的日本人》的劇本。這部作品描繪出當時日本人的自畫像——「心地過於善良,優柔寡斷,以致無法做出嚴厲判決」,於1991年被拍成了電影。

然而,2009年日本推行陪審員制度後,人們很快就發現那部作品所描繪的完全是幻想。陪審員的量刑比法官重的傾向日益明顯,還接連出現了陪審員的判決重於檢察機關求刑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作「從嚴懲罰」。日本人非但不是「心地善良,優柔寡斷」,而是真心地待人嚴苛。

或許可以說,隨著SNS的普及,資訊傳播變得輕而易舉,嚴苛待人的一面被暴露了出來。不過,誹謗中傷頻發的並不只是日本,世界各地都面臨相同的情況。因此除了國民性,我們還有必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原因。

真人實境節目的嘉賓,引發SNS上的攻擊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是2020年女子職業摔跤運動員木村花(時年22歲)自殺案。木村曾參加富士電視臺的戀愛真人實境節目《雙層公寓》,並因其在節目裡的言行遭到嚴重網路暴力,深受折磨。

《雙層公寓》採用的是近年來日本電視節目的常見模式。其主要內容,是記錄年輕男女在合租公寓裡一起生活,發展為戀愛關係的過程。節目中穿插著演播室裡主持人和嘉賓們的點評。

儘管參加節目的年輕男女大多是普通人或近乎無名的藝人等,但演播室裡嘉賓們針對他們的言論都帶有攻擊性,點評中有很多批評、揶揄的成分。比如,看到女性和男性一起去吃飯,嘉賓們會點評該女性「讓別人請客是家常便飯」「像個陪酒的」等。木村便是參加節目的成員之一,她也遭到了嘉賓肆無忌憚的言語攻擊,而很可能就是這些不懷好意的言論加劇了那些人對她的誹謗中傷。

點評嘉賓的侮辱性言論引發網路暴力,這其中受到了「資訊洪流」的影響。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資訊量出現飛躍性的成長,這改變了受眾的消費行為。人們從仔細欣賞一部電影、一本書、一曲音樂,變成了橫切式享受各種瞬間,就像在不斷切換電視頻道一樣。人們對於某個內容的理解度因此而降低。為了彌補這一點,越來越多的電視節目都像《雙層公寓》那樣加入了解說性質的內容。可以說,這種模式與當今這個風捲殘雲般消費內容的時代是高度契合的。但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正如木村的悲劇所暴露的那樣,人們只接受某一種解讀方式,而不再從多元的角度解讀事物了。

共通的「負面模式」

不僅是電視節目,網際網路上的資訊流動整體都存在這種模式。2011年,筆者在著書《Curation策展的時代》中提到,資訊洪流時代需要「策展(curation)」機制,以收集、整理大量資訊並在此基礎上與眾人分享新的價值。

儘管這一觀點並未失去有效性,但這10多年間,策展的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出來。如果策展人(curator)分享資訊時帶著「這是個壞人,可以隨意攻擊」之類否定性價值觀,則會讓那些帶有惡意的解讀傳播和擴散,煽動誹謗和中傷。

在X(原來的推特)等以文本為主的SNS上,因為發佈者隱藏了真面目,所以很容易出現大範圍的誹謗中傷行為。人們把那些當面說不出口的惡言惡語變成文字,隨意拋出。尤其是X的轉發功能,讓夾雜在文本中的負面情緒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擴散開去。

防止誹謗中傷的SNS有可能出現嗎?

現有SNS很難防止網路暴力現象的擴大。既然網際網路和SNS都不可能消失,我們就只能期待出現新的SNS,期待它能克服現有SNS的缺陷,具備相應機制以發現惡意言行並遏制其擴散。到那時,這一問題才能得以解決。

我們在享受網路便利性的同時,也受其暴力性一面的肆意擺佈。不過,回顧歷史,人類雖然總是被新技術牽著鼻子走,但經過一定的時間後,總是能夠找到平衡並讓自己存續下來。

資訊通訊技術應當也不例外。畢竟網際網路在全社會普及大約才有30年時間,SNS也不過20年的歷史。或許駕馭它們尚需時日,筆者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解決之策。

佐佐木俊尚 [作者簡介]

作家、記者。1961年出生於兵庫縣。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退學。曾在每日新聞社等工作,2003年獨立從事採訪與寫作。寫作領域涵蓋科技、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擔任總務省《資訊通信白書》的編輯委員。著有《時間與科技》《Curation策展的時代》《「當事人」的時代》等多部作品。X(前推特)擁有約78萬名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