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泡沫破裂!百家企業面臨破產壓力,「快速通關」不可行了嗎?

近年新創領域誕生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熱潮,讓數以百計初出茅廬的新創公司,在疫情期間瘋狂湧向市場,不必經過監管單位的層層審核,透過與空殼公司的合併就能直接上市。然而現在SPAC似乎正在走向泡沫,愈來愈多藉由這種「快速通關」方式上市的新創宣布破產。

光達技術新創Quanergy Systems從上市到申請破產僅僅間隔10個月;3D列印公司Fast Radius同樣在9個月內消亡;電商新創Enjoy Technology甚至8個多月就收攤,如煙火般合併沒多久便香消玉殞的SPAC公司,過去1年裡至少有8家。

Quanergy Systems 圖/Quanergy Systems
Quanergy Systems 圖/Quanergy Systems

但這可能只是SPAC泡沫破裂的序曲,目前就超過100家透過SPAC上市的新創,手頭沒有足夠資金維持公司的開銷,其中更有73家公司的股價已經低於1美元,以SPAC上市的10美元基準價格來看,已損失超過90%的價值。

SPAC早就存在多年,然而過去並不是新創進入市場的首選方案,直到疫情爆發造成全球經濟環境劇變,這種能夠避開傳統IPO(首次公開募股)可能面臨的法律及監管障礙的手段,才在新創領域裡形成風潮。

對機構投資者而言,投資SPAC可能是一筆低風險的買賣,不僅是用低價購買更多股票的機會,假如反對併購案也可在合併前贖回本金安然退身。而散戶投資者則希望利用SPAC及早投資高潛力的領域,好比說電動車、醫藥研發等眾多可能改變世界的新興業務,進而使得資金大量投入,推動SPAC的熱潮。

光是在2020年裡,透過SPAC上市的公司就高達246家,超過先前10年之總和,募得資金超過830億美元, 而這股趨勢到了2021年變得更加瘋狂,藉此上市的企業數達到600家以上,募資金額也成長至1,450億美元

business opportunity 圖/Pexels
business opportunity 圖/Pexels

然而這波熱潮卻開始快速冷卻。相對於2020、2021年高漲的SPAC市場,在不斷攀升的美元利率下,2022年透過SPAC上市的公司銳減至86家,現在絕大多數透過SPAC上市的公司股價都低於10美元基準,且距離轉虧為盈都還有不少年的時間。

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法學教授、SPAC學術專家烏莎.羅德里格(Usha Rodrigues)表示, SPAC的一大問題在於這些是在相對早期階段、集結大量資金進行投資的公司,整體而言風險更大,更重要的是準備好進入公開市場的公司,遠遠不及尋找目標的空殼公司數量

且投資者也變得比前幾年更為保守,過去1年裡,SPAC平均有超過80%的股份被套限,而2021年時贖回本金的投資者只有不到10%,這些套現走人、贖回本金的作法,代表著新創公司藉此募得的資金也大大減少。

經歷SPAC上市案爆發性的成長,現在美國政府也有意加強對SPAC的監管,避免空殼公司對收購公司做出過於樂觀的描述,同時打算修法,讓新創即使透過SPAC上市,也必須向監管單位披露財務細節,和傳統IPO上市的公司一樣接受嚴格審核。

資料來源:Bloomberg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更多報導
迪士尼裁撤元宇宙部門!NFT明明秒殺,為什麼米奇還是從虛擬世界出局?
一封公開信引爆AI界論戰!論文原意「從來不是AI太強大」,真正可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