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ntis 預計 2024 開始量產空中計程車,續航 160 公里

全球前五大汽車集團 Stellantis 宣布與新創公司 Archer 合作,預計在兩年內開始量產首款純電短程垂直起降飛機,投入夢幻般的空中計程車市場。

由寶獅雪鐵龍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結合而成的 Stellantis 集團,不僅在汽車市場上有龐大勢力,現在他們也準備要挑戰空中市場,近日宣布與美國新創公司 Archer 合作,共同生產純電飛機 Archer Midnight。

Stellantis 一方面投資 1.5 億美元,注資 Archer 營運,一方面將直接投入人力、設備與廠房,直接加入 Archer Midnight 飛機的生產線,讓這個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量產計畫產生一線曙光。

eVTOL(電動垂直起降載具)是近年熱門的未來科技,根據小型多軸無人機的設計概念放大後,這種多旋翼飛機,不需要跑道就能夠起飛和降落,成為城際交通的新可能。以 Archer Midnight 為例,它的續航力約為 160 公里,能夠搭載約 450 公斤重的貨物,以及四名乘客外加一名駕駛員。

▲ Archer Midnight 乘客座位。

搭載六具電池組和六對馬達的 Archer Midnight,時速可達 240 公里,雖然單程可以飛行 50 分鐘,但最理想的服務場景,是提供乘客約 20 分鐘的飛行旅程,落地後進行 10 分鐘快充,再進行下一趟飛行,達到幾乎不間斷的載客服務。

Archer 原先預計在喬治亞州的工廠生產這款 eVTOL,現在有了 Stellantis 的助力和資金,雙方預計能夠在 2024 年開始量產。

Stellantis 在 2021 就開始投資 Archer,並且不斷增加在該公司的持股比例,可見他們非常看好空中計程車的市場。事實上,許多車廠在發展電動車的同時,也開始注意 eVTOL 的潛力,通用汽車希望將它們的車用 Ultium 電池組也用在飛機上;保時捷與波音也合資了一家頂級城際空中接駁服務公司;現代汽車則是將 eVTOL 列入他們 2030 年戰略目標之中。

雖然 eVTOL 跟我們小時候幻想的飛天車並不相同,但透過馬達跟鋰電池技術,讓垂直起降飛機小型化、相對低價化,使得空中計程車市場變得可行,已經是人類社會目前最新的技術。然而這種新技術也有顯而易見的障礙。安全問題是首要考量,駕駛的養成也和計程車天差地遠,最後還有法規問題要面對。

如果在台灣推出這種空中計程車服務,如果能成為新的城鄉通勤方案,相信也會吸引不少討厭塞車的商務人士使用吧?

(圖片來源: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