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閱讀/比簡慶芬和Rebecca還糾纏 東海教授揭秘量子大咖的愛恨糾葛

熱門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幾位主角陷入千絲萬縷的愛恨糾葛,還引用了量子力學中「薛丁格的貓」,讓人來形容愛情。東海大學物理系教授施奇廷就表示,其實像這樣的糾纏,其實也出現在薛丁格身上。他與另一位量子力學大師海森堡之間的瑜亮情節,甚至比台劇還要精采。

東海大學物理系教授施奇廷日前接受T閱讀專訪,就暢銷新書「量子糾纏:黑爾戈蘭島的奇幻旅程」探討量子力學的發展歷程,並揭開量子力學兩大巨擘海森堡與薛丁格之間錯綜複雜的糾葛。

施教授表示,海森堡可說是現代完整量子力學體系的開山祖師。1925年,他在黑爾戈蘭島上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在半夜3點時突然靈光乍現,想出矩陣力學的整套理論架構。海森堡的矩陣力學雖抽象高深,卻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明年即將到來的國際量子年,正是紀念這位量子力學先驅百年理論的里程碑。

然而,另一位量子力學大師薛丁格卻對海森堡的理論難以解讀並感到沮喪。施奇廷強調,兩人對於物理定律的理解存在根本分歧,海森堡偏好抽象代數,薛丁格則希望能具象化成可視的波動形式,因此彼此對對方的理論也是挑剔重重。

二戰期間,海森堡被納粹政權指派研發核武,但並未成功,在奧斯卡金獎電影「奧本海默」當中也有提及相關橋段。戰後海森堡以戰俘的身分遭到軟禁,曾表示當初是有意拖延原子彈研究進度,但也有證據顯示實際情況跟海森堡所說的有很大的差距。施教授認為,只有海森堡自己知道心中的真實想法,這段插曲因此成為歷史謎團。

有趣的是,雖然彼此看法南轅北轍,海森堡和薛丁格卻在同年1933年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前者領取1932年獎項、後者則是次年得主。施教授指出,諾貝爾獎背後許多政治角力,正如愛因斯坦當年拖延頒獎的情節,顯見科學並非如表面上那般單純。

而最受到外界誤解的,就是薛丁格提出著名的「薛丁格的貓」,其實是用來諷刺海森堡所代表的哥本哈根詮釋學派。施老師特強調,薛丁格並非用這隻生與死的量子疊加貓來解釋量子力學,而是藉此批評對方的理論過於離譜,引發兩派物理學家不可開交的論戰。

從黑爾戈蘭島到諾貝爾獎、從矩陣到波動、從同一舞台到水火不容,海森堡與薛丁格之間的糾葛,就如同量子奇幻之旅,正如書中所形容的那般讓人欲罷不能。

( TVBS推新書《量子糾纏:黑爾戈蘭島的奇幻旅程》。圖/TVBS)
( TVBS推新書《量子糾纏:黑爾戈蘭島的奇幻旅程》。圖/TVBS)

《量子糾纏:黑爾戈蘭島的奇幻旅程》詳細內容請上博客來網站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8421

更多 TVBS 報導
T閱讀/諾蘭粉必看! 東海大學施奇廷教授揭密電影裡的量子力學
物理學家帶你看懂 諾蘭電影世界中的「量子糾纏」  
AI翻轉教育 大學開設課程鼓勵學生主動求知
東海教授控校友 教唆跟蹤嗆「講話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