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的經典橋段竟有技術問題?卡麥隆解釋了!

《鐵達尼號》劇照
鐵達尼號》劇照

1.《鐵達尼號》除了在今年再次進行了重映之外,更是首度發行了實體的4K光碟。

2.在片中最經典的橋段莫過於傑克和蘿絲站在船頭並大喊「我在飛」的橋段

3.詹姆斯卡麥隆表示,這顆經典的鏡頭其實包含了明顯的技術差錯

【Howard Stark】由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所執導、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主演的經典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除了在今年再次進行了重映之外,更是首度發行了實體的4K光碟。在片中最經典的橋段莫過於傑克和蘿絲站在船頭並大喊「我在飛」的橋段。

不過,在《鐵達尼號》最新的特別收錄當中,根據Entertainment Weekly的報導指出,詹姆斯卡麥隆表示,這顆經典的鏡頭其實包含了明顯的技術差錯:即一些失焦的鏡頭。由於卡麥隆堅持要在真實的日落時拍下這顆鏡頭,這便代表這顆鏡頭沒有機會重來,而卡麥隆也這麼解釋:

「在我們失去光線之前,我們拍攝這顆鏡頭兩次,第一次是完全失焦的,第二次大約有四秒是失焦的然後才漸漸變得清晰,如同大家在電影中看到的。」

《鐵達尼號》劇照
《鐵達尼號》劇照

對此,飾演蘿絲的凱特溫絲蕾亦表示:「我們是在真實的日落所拍攝的。這真是太搞笑了,因為導演會說:『日落太美了,去吧,繼續吧!』,然後我們就會問『什麼?!』,突然間,李奧納多和我不得不爬上那個該死的梯子。我們差點就要錯過那個時刻,接著我們就說了『啊,開始拍吧!』,然後我們就做了這個擁抱的動作長達兩分鐘,萬一我們笑場那就真的太有趣了。」

儘管電影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意外地沒有對焦成功,但不可否認的是,《鐵達尼號》是一部技術上的奇蹟。舉例來說,卡麥隆一直都是視覺特效的先驅,就連這部1997年出品的電影也不例外。在九零年代末期,視覺特效並沒有現在發達,然而卡麥隆卻成功地透過數碼效果來重建船隻和許多場景。

《鐵達尼號》劇照
《鐵達尼號》劇照

雖然該電影早期的視覺效果工作令人印象深刻,但其中涉及的實際電影製作同樣令人驚嘆。以《鐵達尼號》沉沒場景為例,船的大部分部分都是從零開始建造的,劇組在加州的水中攝影棚充當了大部分動作的背景。一個1:1的船隻複製品被放在一個搖擺支架上,以便可以透過不同的角度傾斜,並助於打造一艘巨大的船隻沉沒入北大西洋冰冷的效果。

曾經有一段時間,《鐵達尼號》是有史以來成本最高的電影,但隨後它成為了有史以來最賺錢的電影,這個頭銜在卡麥隆於2009年的《阿凡達》中打破自己的紀錄之前保持了12年。當然,《鐵達尼號》之所以今天看起來仍然如此出色,是因為它巧妙地結合了視覺效果和實際拍攝,以及微型模型的使用。儘管卡麥隆可能本可以使用綠幕重新拍攝傑克和蘿絲的經典場景,但實際的日落使這一時刻變得更加特別,儘管其中包含了幾秒鐘的失焦鏡頭。

▶歡迎加入Yahoo奇摩電影戲劇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