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D官方登錄全球排名台灣坐四望三 欲加速實踐 生物多樣性更應聚焦台灣行動

臺灣企業護山林活動-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優樂地永續提供)
臺灣企業護山林活動-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優樂地永續提供)

▲臺灣企業護山林活動-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優樂地永續提供)

由優樂地永續主辦、恆好玩永續行動、環境友善種子協辦的第二屆台灣版環境會議於23日登場,現場集結超過200名關切生物多樣性議題的人士共同探討解決之道。主辦方優樂地永續董事長朱竹元表示,「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與生態系統的崩潰,甚至自然資源危機,都是被列入未來10年全球十大風險之中,企業應該開始關注其營運與生物多樣性喪失及自然資源危機的關聯度,採取合宜的自然因應策略,並參照聯合國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指引),提高自然相關財務資訊揭露的透明度」。

去年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發佈、加上近期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最新GRI 101版本,生物多樣性議題似乎應該成為企業的重要話題,但輿情顯示並非如此,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數據庫針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統計資料指出,台灣目前僅半導體產業、金融產業、電腦及周邊設備業等三個產業討論度及聲量較高。

半導體產業以台積電的動作最為積極,網路聲量高達176則;金融業投入生物多樣性的聲量前三名包括富邦金山林復育、中信金鯨豚保育、玉山金賞鳥體驗等;電腦及周邊設備產業較熱門之主題則是淨海淨灘,聲量前三名分別為光寶科、廣達、華碩。另外電子零組件產業則因僅有台達電一家企業有較多生物多樣性行動聲量,數據樣本不足無法列入產業聲量統計揭露。

根據最新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官方登錄平台資料顯示,台灣企業已有18家完成資訊揭露,超越德國、瑞士等國,與美國並列世界第四,要加速生物多樣性的實踐,台灣的環境教育還需要諸多努力。

環境友善種子團隊執行長王書貞表示,教育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企業除了透過員工的淨灘種樹守護棲地的行動外,也可以擴大教育的影響力,支持員工參與多樣生態系統的戶外環境學習、公民科學家計畫、到校推廣或學生戶外教學方案、內部員工TNFD培訓等,都能提升整體環境素養與生物多樣性的認識,進而在生活中成為負責任的環境公民。

民間會議的現場獲得迴響,自然環資訊董事長陳瑞賓呼籲大家關心北極熊同時,也不要忘記關心台灣本土瀕危物種台灣黑熊;臺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也提及,達成生物多樣性自然正成長,企業應依照國際生物多樣性框架付諸行動。

為此,優樂地永續與環境友善種子雙顧問團隊攜手合作,共同研發授課「生物多樣性與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坊」,透過TNFD四大核心概念設計遊戲,透過動態體驗的方式引導學員了解生物多樣性必備知識及趨勢。

由優樂地永續、恆好玩永續行動、環境友善種子三單位共同發布2024台灣棲地方案年報數位版已上線(年報連結:https://reurl.cc/OMYjzr),提供全台灣對生物多樣性有興趣之各界人士免費索取下載,以棲地保育、里山農作、原生守護、永續旅遊四大領域進行彙整。主要編撰者恆好玩永續行動創辦人劉曉蓉表示,「生物多樣性議題需要永續傳播、企業更需要立刻可參與方案,期盼透過年報的發行加速台灣行動實踐」。

首本棲地年報中彙集15單位共24個生物多樣性方案,提供更多元的生物多樣性選擇,更於年報中建立推動單位及企業聯繫管道,加速生物多樣性行動的實踐。優樂地永續執行長蔡承璋表示,期望透過行動,提高企業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協助企業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納入其的自我評估和發展策略中,並將這些行動轉化為真正永續發展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