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大師講堂/國際最新疫苗抗體研究進度 何大一跨海剖析專訪全文

日前《TVBS大師講堂》邀請到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教授,針對Covid-19的病毒、病毒如何變異,疫苗怎樣研發,以及疫苗為什麼能幫人體產生抗體等相關問題進行分享。這次TVBS大師講堂透過視訊,跨海邀請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何大一何博士開講,針對目前在國際上最新關於疫苗、抗體,甚至是治療藥物方面的研究進度,以及在未來可能的發展,帶領大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主持人夏嘉璐:

Covid-19是當前全球共同面對的大敵,何博士90年代發明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現在帶領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團隊持續針對各種新冠疫苗的開發研究,持續在進行當中,在台灣政府一般都在呼籲只要打得到的疫苗都是好疫苗,但市面上莫德納跟BNT,或者是台灣自己的高端,以及AZ疫苗,有很多不同疫苗保護的機制以及抗體產生的方式,民眾還是很想了解,在這些不同的疫苗之間,到底有沒有什麼比較好、比較壞,或者是有沒有什麼是比較有效的,它們的有效性會差別很大嗎?

何大一博士:

首先感謝貴台邀我上節目,今晚很榮幸能和大家見面,我來稍微說明一下我們的研究內容。我們一直專注於單株抗體的研發,我們已經發展出350個單株抗體,其中一個已經進入產品研發,近期以來我們已經找出中和效力非常廣譜的抗體,不只是針對我們現在所面臨的Covid病毒變異株,同時也可針對SARS病毒 ,以及動物身上的其他相關病毒,特別是蝙蝠。

本團隊另一個研究領域是觀察抗體反應,它們在疫苗施打後如何增強,抗體如何隨著時間減弱,針對新冠病毒不同變異株如何作用,在加強劑之下如何反應,抗體和針對疾病的保護力有何關連性。以疫苗而言,我們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展出這麼多疫苗絕對是大好消息。

當然我們都清楚全球蒙受慘重損失,累計已有25億人染疫,超過500萬人喪命

每天持續增加50萬確診案例,目前我所居住的美國每天新增7.2萬人確診,大約1千人死亡,現在冬天就要來了,我們預料疫情會再惡化,希望不至於和去年一樣慘烈,疫苗、藥物和抗體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我們知道藥物和抗體可以降低9成的死亡率和住院率,疫苗的保護效力各有不同,大約從50%一直到95%,所以並非所有疫苗一樣有效,有些顯然比其他的要好,這一方面正是我的團隊長期研究的領域。我要說,根據臨床實驗中的抗體測量,以及針對疾病的保護力,莫德納或輝瑞製造的mRNA疫苗,明顯優於嬌生疫苗,嬌生又比AZ疫苗效果好,接下來則是中國大陸和印度製造的滅活疫苗。所以我要說的是,目前的贏家顯然是莫德納和輝瑞疫苗。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不同的疫苗在保護力上還是有一些差別,尤其是剛才博士在談到接下來會面臨到秋冬的季節,持續對於疫情的變化還是要保持高度的關注,還有一點就是,我們都知道病毒一直在變異,每一次的變異傳染力也都更厲害,像是Delta,還有從Delta又再變異出來新的病毒株,博士您所了解,我們現在所開發出來的疫苗,即使是保護力較強的mRNA疫苗,在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它在保護力上是不是還是有一些大家會擔心的地方,那在未來生技醫學界,要再去有更多的研發,有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像這樣子病毒不斷變異的挑戰?

何大一博士:

是的,過去一年我們先後經歷了許多不同病毒變異株的出現,去年夏天首先看到Alpha和Beta變種病毒,Alpha變異株成為主要的優勢病毒,接下來當然我們知道Delta在印度出現,很快擴散到歐洲、美國和全球其他地方,Delta變異株現在居於主流地位,佔了全球的9成以上,接下來的變種病毒非常有可能來自Delta。你會問從哪裡出現呢?我想是疫苗施打不足或是沒有打疫苗的地方,在這些地方,病毒會找到沒有施打的人,然後擴散;等到病毒一擴散,它就會複製,複製同時就會開始突變,很快地就會有變異株出現。

顯然這些變異株出現是來自於以下2種原因之一,一是它更容易人傳人;二是它會逃脫我們的抗體,第一個原因的最佳範例就是Delta,估計它的傳染力比武漢的原始病毒株要高出100%,至於對抗體的抵抗力,我們知道以Delta為例,它的抵抗力比原始病毒株要強5倍,Beta變種病毒的抵抗力其實高達10倍,然而它的傳染力似乎並不高,所以我們要特別關心疫苗施打不足的地方,病毒會在這裡複製和突變。

主持人夏嘉璐:

就博士您剛才所提到的數字聽起來蠻嚇人的,每一次病毒在變異之後所傳染的速度都呈倍數的增加,所以就現階段我們打在身上的這些疫苗,對於變異的疫苗來說,還是具有很強的保護力嗎?或者是說生技醫療界會不會接下來還想要開發什麼樣的疫苗來去因應病毒不斷的變異?

何大一博士:

疫苗對部份變異株,像是Beta和Delta的保護力,明顯低於對原始病毒株的保護力,這在多項研究中都得到證實,但疫苗還是存在一部份的保護力,所以我認為要盡量持續為全民施打疫苗,降低病毒複製的機會,這麼一來魔王變種病毒出現的機會就會變小,同時科學家當然也在全力研發次世代疫苗,其中有部份是針對Delta變種;同時我們也在研究可以對抗整個新冠病毒家族的疫苗和抗體,包括將近20年前的SARS 1病毒,包括Covid-19病毒還有蝙蝠身上的病毒。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一方面我們還是看到科學界持續還是有研究的進度,針對不同變種的病毒,但是同時我們看到各國的政策都開始做一些不一樣的調整,很多國家都已經慢慢的開放他們的國境了,現在只有7%左右的國家是「邊境紅燈國」,包括我們台灣,採取的政策跟方向是不太一樣的,那麼有一部分想要走的是清零政策,另外就是跟病毒能夠共存,就目前博士您的觀察,全世界一整個疫苗發展的狀態,還有包含了整個疫情,現在比較趨緩的趨勢之下,您來看像台灣還是想走清零的政策,是不是慢慢的也必須做一些調整與轉型?您的評估是怎麼樣?

何大一博士:

是的,我想首先我要指出,台灣在疫情爆發之初真的控制得非常棒,台灣一開始的成功抗疫成為全球各地的典範,事實上其他國家都高度讚揚台灣,不像美國,在疫情之初處理得非常糟。當然我們都知道台灣壓低確診病例數量,把住院率和死亡人數降到最低,清零政策下所執行的嚴格隔離措施,在2020一整年為台灣把關得非常好,這和中國大陸的情況非常類似,香港目前也是一樣的作法,一直到最近澳洲、新加坡和紐西蘭,同樣採取類似的策略,問題在於這種作法能不能長期延續,2021年的狀況和2020年大不相同,我想大家都知道,全球都在努力恢復正常重新開放。

現在我們有眾多工具可用,我們現在有大量技術研發,有疫苗、有抗體、有藥物,這些都有高度的保護力,以疫苗而言,我們之前就談到它們可以降低感染50%到95%,抗體和藥物可以減少高達9成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所以我們不必像去年一樣那麼害怕新冠病毒,現有的科技進展讓我們得以把新冠病毒視為流感一樣;它不會消失,我們必須學習與病毒共存,它會成為流行病會持續存在,但我們希望有了現有的工具,它的傷害不會太大。

我想在美國 ,我們已經開始步向正常生活,大致已經開放,甚至澳洲、紐西蘭和新加坡都放棄了清零政策,在紐約我們已經恢復正常,儘管每天新增1千起病例,台灣一定會大為震驚,但大家的日子似乎還可以,因為我們不再那麼害怕新冠病毒,所以重要的是,台灣要盡快採用疫苗、抗體和藥物,在這一方面我不得不說,美國做得比台灣要好。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重點還是大家看待這個疫情在心態上面的調整,在2020年跟2021年要有不同的眼光,畢竟已經有了這麼多的疫苗,大家體內開始產生的抗體,甚至有更多的治療藥物,所以博士剛才不斷強調地說,我們不要害怕,講到現在紐約人生活也都慢慢恢復正常,我在昨天還播新聞,大家已經開始在跑馬拉松了,所以博士您來看,到了2022年,包含科學界目前研究的進度,我們可以怎麼樣展望2022年,這個病毒是真的完全不會產生威脅了嗎?

何大一博士:

有3種小分子藥物,有至少3家公司的抗體獲得緊急授權使用,還有多種疫苗,我想我們需要走向次世代藥物及疫苗研發,這些都已經在進行中,所以情況只會變好,我們只需要爭取更多時間,讓科學按步就班進行科學研究。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博士不斷提到了次世代疫苗的研發,現在科學界也正在進行,也有另外一個說法是,以我們現在有的疫苗來打第3劑的加強針,其實在美國現在就是打第3劑的加強針,但這2個好像就變成是不同的策略,就是現有的疫苗我們就打加強針,或者每年多打幾劑,另外一個就是再開發更好的次世代疫苗,博士您可以稍微帶我們了解一下,這2個策略跟不同的方法,到底有沒有哪個比較好,或者是科學界現在比較著重在哪個方面,對未來我們面對這個病毒的時候,是不是可能又會有不一樣的狀況出現?

高端疫苗。(示意圖/TVBS資料畫面)
高端疫苗。(示意圖/TVBS資料畫面)

何大一博士:

我想根據科學界所進行的研究,顯然我們兩者都要做,我們必須確保全力施打現有的疫苗,這是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抗體會減弱,即使是施打了最好的疫苗,在6個月後抗體濃度,尤其是中和抗體濃度會降低,所以相對的疫苗保護力也會降低,打了加強劑之後抗體濃度會回升,疫苗效力會再次增加,所以這確實證明必須為大眾打加強劑,尤其是高齡者和高風險族群。

而且,如果臺灣民眾大多打了AZ和高端疫苗,他們應該在輝瑞和莫德納等mRNA疫苗可供使用時,選它們做為加強劑;顯而易見,打加強劑後人體會有非常強的抗體反應,從而提高保護作用。我認為,臺灣很難重新開放,除非臺灣民眾廣泛接種好的疫苗。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博士在您的意見來說,台灣有一個說法是,第3劑加強針主要是針對高風險,或您剛才特別也提到的年齡比較大的民眾,不過就您專業的看法,會覺得說第3劑不只是針對他們,對於每一個民眾來說,其實都還是有必要性嗎?

何大一博士:

是的,根據我們的研究,抗體下降和保護力降低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當然年輕人和健康的人也會染疫,但他們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不高,所以優先要務當然是年長者和有潛在疾病的人接種加強劑,但長期來說,我認為如果要控制疫情,加強劑應該要更加廣泛施打,當然前提是供給量要足夠,但我知道疫苗供給正在快速增加,所以應該會有足夠的好疫苗,在未來一年內供應給全世界。

主持人夏嘉璐:

「在未來一年內供應給全世界」,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目標,在明年大家可以來期待,但在台灣除了我們自己討論第3劑之外,現在大家討論非常多的就是混打。我們都知道博士您過去在研究AIDS病毒的「雞尾酒療法」,其實它就是混合性的,那這一次針對COVID-19這樣的病毒,您怎麼樣來看混打?在台灣的討論也很多,好像很多研究數據也都證實說混打保護力更好一些,那為什麼混打都是AZ打第一劑,mRNA要做第2劑呢?這個道理是什麼?

何大一博士:

我想混打在美國已經廣為接受,也獲得FDA授權,疫苗混打已經在進行中,我知道台灣還沒有批准,但以台灣的人口而言,許多人打的是AZ疫苗,如我之前所說,它的抗體反應比mRNA疫苗要差,所以我會敦促高危險群和年長者施打一劑mRNA疫苗做為加強劑。我知道台灣透過民間團體取得了莫德納和輝瑞疫苗,所以是可以打得到的,人體免疫系統其實不在乎如何把疫苗送到免疫細胞對吧,所以mRNA疫苗、嬌生疫苗、AZ疫苗,它們只是使用了不同的載體,但送到免疫系統裡的東西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混打真的不會有太大問題,所有的研究數據都支持這一點。

主持人夏嘉璐:

我們一般都理解是AZ要做第一劑的施打,然後再打mRNA做為第2劑的施打是最好的保護效果嗎?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

何大一博士:

單靠AZ疫苗並不會引發好的抗體反應,即使再多打一劑加強劑也一樣,我們研究了很多這樣的案例,AZ顯然不如莫德納和輝瑞,所以如果有人打了一劑AZ,我們會請他們再打一劑莫德納或輝瑞疫苗,甚至是2劑。我們在美國當然沒有高端疫苗的經驗,即使是打了嬌生疫苗的人我想在台灣也不是很多,我們也會建議他們再打一劑mRNA加強劑。

何大一建議接種高端疫苗的人可施打第三劑加強針。(圖/TVBS)
何大一建議接種高端疫苗的人可施打第三劑加強針。(圖/TVBS)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就博士您在研究室看到出來的數據,還是以mRNA的數據看起來是最強的,所以即使你打了AZ,即使打了2劑,還是會建議可以的話,在補打第3劑加強的話,可以選擇mRNA這樣不同的疫苗,一方面現在比較多討論的疫苗部分主要是幫助預防重症,或者是預防死亡率,另外一個討論點會變成說,如果已經確定有確診狀況,怎麼樣有藥物來治療,這方面的研究國際上已經有一些藥廠有研究開發的新藥,我們知道其實去年博士您的團隊也有開發研究出有9個抗新冠病毒的抗體,也授權給台灣的中裕公司來做合作,但後續可能他們在計算開發的時間上,要經過很多的過程,還有投入的資本,最後可能認為放在商業機轉上面會沒有商機,好像這個計劃現在已經停止了,所以也想要了解一下,在新藥開發的過程當中,一般會碰到最大的困難跟挑戰是什麼?那目前這個部分的研發進度又到了怎麼樣的階段呢?台灣這幾年努力發展生技產業,這次在新冠疫苗的實驗上,也研發出包括高端疫苗。台灣生技產業如果要與世界接軌,該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何大一博士:

我之前提到過,針對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是我們的主要研究領域,我們在2020年初開發出一些抗體,今年又額外開發出一些,早期研發的抗體有一個由哥倫比亞大學授權給中裕,由中裕來接手研發;然而就許多方面而言,中裕相較於美國企業算是後來者,所以會面臨來自美國藥廠禮來、再生元和葛蘭素史克的激烈競爭。我認為中裕的最大隱憂在於如何做出有競爭力的研發成果,因為有愈來愈多好的療法相繼出現,你真的能拿抗體和安慰劑做比對測試嗎?因為有已驗證的藥物和抗體可用,要求受試者使用安慰劑是道德挑戰。

再者,若不使用安慰劑,你就只能讓自家藥物和已驗證的藥物做比對,這自然也就比較困難,也會需要更多病人,勢必會花更多時間,成本增加而且市場也在緊縮中,因為疫苗已經開始大量推出,然後也不知道什麼樣的變種,新變異株會出現使得情況更複雜,所以這是企業決策,中裕因此放棄了此一計畫,投資了另一間生技公司Renbio,這是一間在美國的生技業者,此產品目前正以完善的製藥程序生產中,會在明年進入第一期臨床測試,同時這家業者也正在專注於一小眾市場,也就是這個抗體可利用新方法傳送,可以在人體內停留一年時間,來保護對疫苗沒有反應的人。

大約有2%人口對疫苗起不了反應,大多是有其他病症的患者,正在接受化療或其他免疫抑制劑,因此無法對疫苗有反應,這種抗體就可以保護這一類人,大家也許知道2星期以前,美國前國務卿鮑爾死於新冠肺炎,他對疫苗沒有反應,是因為罹患了癌症接受治療中,所以的確是有這樣的小眾市場,但我認為以目前我們正在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開發能夠涵蓋所有病毒的抗體和疫苗,包括新冠病毒SARS 1,還有野生動物身上存在的病毒,它們隨時有可能感染到人類,我們必須假定新冠病毒會捲土重來,我們在20年內已經歷了3次疫情,未來顯然會有更多,我們必須有可以廣泛對抗這個新冠病毒家族的疫苗。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次世代疫苗,博士您曾經在先前的訪問當中有提到,這次的疫情對全球公共衛生來說是一記警鐘,幫大家都上了一課,您可以幫我們做個總結嗎?就是從2020的年底到2021年一整年,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在全球造成了這麼廣泛的影響,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樣的教訓呢?

何大一博士:

當然我們學到了很多對病毒在科學上的了解,學到了如何迅速開發技術來製造藥物、抗體和疫苗,這些東西能夠在過去18個月內快速研發出來,真的是前所未見的事,實在非常驚人。我認為這整體的教訓,特別是從台灣觀點來看,我想台灣在2002到2003年在經歷過SARS,讓整個國家有所準備來應對新冠疫情,至於這次的教訓我認為不要止步於早期的成功,要預先考慮到科學的進展成果,所以我之前才說,2020的思維角度和2021年完全不同。

我想事後來回顧台灣可以如何做得更好,我會認為要盡早採用疫苗,比方說就像以色列的作法一樣,我認為台灣相對來說,疫苗施打速度是比較慢的,因此台灣開放的速度也會比較慢,我想台灣跟以色列一樣擁有龐大的購買力,不管怎樣的確是可以更加積極,所以就目前這樣的觀察,這的確是要記取的一個教訓;我還認為大家仍然需要持續投入流行病準備工作,未來還會有更多疫病,可能不會是新冠病毒,但有可能是其他病原體,尤其是透過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而且容易人傳人,這次的教訓就是,疫情是全球維安的最大威脅之一,和氣候變遷同一等級,每個國家都要做好準備,也要願意貢獻一己之力。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正如博士您剛才有提到,台灣這一次的反應可能比起其他國家,在最剛開始稍微快了一點,就是過去曾經有過像SARS這樣的經驗,以至於這次我們有COVID-19的經驗之後,面對下一次不知道從哪裡突然又冒出來的不一樣的病毒,我們因為有這樣的經驗後,或許也會幫助全世界大家在共同面對的時候,下次可能會做的更好。

何大一博士:

我認為在美國我們當然是學到了很多,你看美國政府,特別是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作為,我們要準備應戰由許多不同病毒、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所引發的大規模流行病,這也是有技術能力的每個國家都應該要做的,因為這是對全民健康和國安的重大威脅。

主持人夏嘉璐:

那就這波的大流行來說,已經有一些研究單位開始在評估,或許有第一批可以脫離這次大流行的國家,以及可能可以脫離的時間,像路透就訪問了10幾間研究單位,他們就點名了美國、英國、葡萄牙跟印度這幾個國家,主要是因為疫苗接種率蠻高的,然後又有自然免疫力的形成,認為這是第一批脫離大流行的國家。所以您的看法接下來全球的疫情到底會走到怎樣子的階段才會開始趨緩,因為您剛才也有提到,這中間還有進到秋冬季節的因素,還有其實現在包含在美國,即使疫苗都已經打這麼多了,但還是有蠻多確診的病例在美國每天都會出現,所以真的我們可以開始想說真的可以走到整個疫情的尾端了嗎?

何大一博士:

我想你提到的這些國家,像是美國、英國、印度的確是如此,他們的疫苗接種比台灣要廣泛,但這些地方也受盡苦難,因為病毒大擴散承受了非常大的損害,他們已經付出了高昂代價,這當然也成為一大動力來全面推動疫苗施打和治療,正如我之前所說,我現在要再說一次,我們現在有辦法可以把有致死率高的疾病轉化成低致死率的疾病,幾乎變成像流感一樣。

這可以讓我們採行較為正常的生活方式,把損害降低、重新開放,恢復一些正常生活景象,我想這是我們大家努力的目標,這個病毒不會完全消聲匿跡,接下來幾年還會持續存在,但我認為我們可以應付得了,長久的展望是好的,因為我們有了可以運用的新工具。

主持人夏嘉璐:

所以就長期來看有這樣的歷程還是好的,我覺得博士在這次訪談中不斷提醒我們大家不要害怕,因為疫情走到現在這個階段,科學界的努力之下,已經把疫情可能導致的高死亡率以及高重症的狀況,整個局勢基本上是已經完全扭轉過來了,那同時還不斷有新的疫苗、新的藥物持續都在開發,包含在台灣我們民眾接種國產自製的高端疫苗,剛才博士也有提到一點,但目前高端疫苗已經獲選參加WHO的一個團結試驗疫苗計劃,WHO就會資助來幫高端進入接下來的三期試驗。不過整體來說在國際上,好像高端疫苗還沒有這麼普遍的被認可,不曉得現在在國際上,尤其是在科學界是怎樣評價台灣國產的這支疫苗,以及在未來高端疫苗進入到國際市場的可能性。

何大一博士:

我對高端疫苗沒有第一手經驗,我有讀過高端疫苗第二期臨床測驗的報告,我要說有了第二期測試數據,顯然應該要繼續進行第三期實驗,我明白目前台灣的感染率低很難進行,所以必須到其他地方做,世衛已經同意評估高端和許多其他疫苗一起進行測試,目前還不清楚在哪裡做,又要如何進行,我們必須要了解更多相關細節。

但我要說的是,比對它的中和抗體濃度數據,老實說並不是特別優異,可能是和AZ差不多等級,所以這在我看來,它的保護力可能不及mRNA疫苗來得高,我有一點訝異在沒有第三期臨床數據的情況下高端竟然可以取得緊急使用授權,這是非常罕見的事,在美國、歐洲或日本不可能如此,但我相信這樣的決定,是台灣主管機關必須做的艱難決定。

我認為高端的前途並不好走,要在第三期試驗中展現保護力,世衛組織正在測試多種疫苗,他們要到哪裡做試驗,這樣符合醫學道德嗎?我之前提到過採用安慰劑對照,因為我們已經擁有高效力的疫苗,所以施用安慰劑合乎醫學倫理嗎?然而不用安慰劑對照,真的很難證明你的疫苗管不管用,然後你必須讓你的疫苗和其他證實有效的疫苗做比對,你要比對的是好疫苗,因此實驗的效力必須更高,徵求的受試者人數必須要更多,這也會把成本推高,花更多時間招募受試者,這一切在面對現今證實有效的疫苗產品,勢必會非常困難,但我要說的是,基於我目前所看到的數據,接種高端疫苗的人如果有得打的話,可能必須要再打一劑mRNA加強劑。

主持人夏嘉璐:

博士剛才非常中肯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跟觀察,不過我剛才聽到一個重點就是說,其實博士也能夠理解在台灣,從台灣的角度要開發自己的國產疫苗,在政策上面的困難度,以及為什麼必須要這樣子做,但實際上帶到國際這麼多的平台同樣一起在開發,其實競爭上非常激烈,我們同時也看到像這次COVID-19病毒,它必須要全球一起合作,整個國際上一起合作來對抗這個病毒,所以就整個國際市場以及跟世界接軌的角度來說,在這次包含了博士您來觀察台灣國產的高端疫苗在整個研發的過程,還有台灣整個在防疫的階段跟國際上的合作,您覺得台灣本身在生技醫療相關的面向,產業或者是政府在政策面,如果說真的更希望能夠跟世界接軌的話,我們接下來應該要做哪些的改變或調整?

何大一博士:

我確實知道台灣非常努力要提升自己的生技製藥產業,台灣有充足的財力資源來做,但你知道台灣很小,在這個領域裡沒有足夠大量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同時台灣也沒有歷史深遠的製藥產業做為根基向上發展,所以難度非常高。我知道在台灣有許多人世世代代都嘗試過,不同世代的領導人都想要激勵這塊產業,我必須說成效不彰,但這是因為挑戰太艱難了,所以台灣在醫學方面非常好、非常強大,但在基礎研究方面並非領先全球,尤其是在基礎醫學研究上。你知道生技製藥產業通常衍生自學術實驗室,但在台灣的實驗室比起美國等地,數量實在太少了,因此難度非常高,但政府還是要持續努力,必須要投資,我認為必須要勇於投資,不能夠說我只要投資一點點。

我想半導體產業模式,台灣在這方面就非常成功,如今在全球首屈一指,那是因為當初政府夠大膽,還有一大群關鍵人士被招募回台灣來成功推動此一產業,你知道我們有很多人都在思考,該如何推動生技產業,但至今都沒有什麼成效,只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停止嘗試,還有另一件事我要說,別讓政治介入干擾,我們一再看見台灣政府支持某些公司,然後改朝換代之後這家公司就被毀了,這就像是毀滅自己的小孩,這絕非成功的秘訣。

主持人夏嘉璐:

真的非常謝謝博士跨海來的觀察,給我們非常中肯的建議,節目的最後,博士剛才不停的告訴我們不要害怕,我們要學習怎麼樣跟這個病毒共存,然後回復到正常的生活,那在最後,除了這方面的建議之外,不曉得博士最後一點點時間,還能不能給我們其他就未來面對疫情可能出現的變化、我們應該要怎麼樣來看待,會給我們一些什麼樣的鼓勵?

何大一博士:

我非常以台灣早期的防疫成果為榮,許多美國同事都向我讚揚台灣的努力,但我想我們也學到教訓,台灣不能止步不前,我想台灣應該要努力重回正軌,鎖國心態無法再持續太久了,我認為我們都需要回歸正常生活,我們必須想出方法,如今我們有工具可以使用,目前對台灣來說,就是要如何取得這些工具,而且不只是工具,而是最好的工具,因為我認為台灣人民值得最好的,我知道自己在台灣長大,我的父母不是要把我訓練成C等生,他們要我成為優等生,我想我們爭取疫苗和藥物,就要爭取最好的,竭盡全力來保護全民。

主持人夏嘉璐:

非常感謝博士,抽空這麼寶貴的時間來到TVBS大師講堂,今天跟博士之間的對話,真的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幫我們能夠更多清楚的看到一些在台灣還能夠做什麼,撇除一些什麼樣的干擾,好好的思考在接下來很快要進入2022年,如果這個病毒不會消失的話,那我們日子應該要怎麼過呢?今天博士這段話相信大家心裡頭都已經有了答案,大家都可以來好好的思考,謝謝博士。

更多 TVBS 報導
何大一大師/打AZ、高端應接種加強劑 各疫苗優劣曝
何大一大師/高端保護力不及mRNA!何大一:未來路不好走
何大一大師/疫情恐捲土重來 研發新冠藥物成首要之務
何大一大師/變異毒株最容易出現在「這地區」 開發次世代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