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最新民調:單親媽媽最憂鬱 學會這些事,就是給自己與孩子最好的禮物

母親節前夕,TVBS民調中心公布最新調查,全台約有35萬名媽媽有憂鬱傾向,失婚的單親媽媽憂鬱的比例高於已婚婦女,然而有26%的媽媽們寧願悶在心裡 ,不願向人訴說煩惱。專家提醒,世上沒有完美的媽媽,只要做的「夠好」就是給自己與孩子最棒的禮物。當覺得過的很辛苦時,記得向他人求援,照顧他人的同時,也別忘了自己!

示意圖/TVBS

台灣疫情緩和,讓媽媽心安不少

調查結果發現,今年雖然有新冠肺炎疫情,生活、經濟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但媽媽們憂鬱傾向的比例與去年相同,維持在5%,可能因台灣疫情緩和,多數民眾仍維持日常生活,讓媽媽們的憂鬱傾向比例才沒有明顯變化。

失婚的單親媽最憂鬱

進一步與婚姻狀況交叉分析發現,離婚的單親媽媽有憂鬱傾向為11%,明顯高於已婚媽媽們的5%;如果是兒女未滿18歲的媽媽們,7%有憂鬱傾向,高於子女已成年的3%。顯示,單親又有未成年子女的母親,可能更需政府及社會的協助,減輕獨自照顧未成年子女的負擔。

26%的媽媽寧可有苦自己吞

當媽媽們有煩惱時,有26%的媽媽們是不願向人訴苦,較兩年前再增3個百分點,顯示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獨自承受煩惱,但是否與民眾生活型態改變,越來越少人際接觸有關,值得關注。

無法信任他人、靠自己最好

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指出,心中有煩悶找人傾訴是最好的紓壓,但不願與人分享心事的人,可能與個人處理壓力的經驗有關。也許是家人未能給予支持,讓她無法相信別人,認為「靠自己」、不要製造別人的麻煩等是最好的方式,於是一人承擔,封鎖自己。

沒有完美媽媽

她發現,不少憂鬱媽媽容易有「要求完美」的個人特質,凡事都要做到最完美才行,例如幫孩子帶便當,她就要做的「漂亮」才行;在對健康的要求上,防疫就要最高規格。不但自己苦,與家人相處也很辛苦;事實上,過度照顧孩子,反而讓孩子失去學會照顧自己的機會。因此,不要一直想當「完美」或「100分」的媽媽,只要當個「夠好」的媽媽就很棒、很好。

學會這些事,會有轉機

不管是太過堅強獨立的、還是忘了怎麼開口的媽媽,袁瑋說,最重要就是要先「覺察」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怕尋求專業協助,至少可以找個人訴說一下,如果不想說,也建議先退一步想一想,或是問自己「事情真的有這麼嚴重嗎」,也許轉機就出現了。

留點時間照顧自己

一個人要過的好,身心要平衡才行。媽媽照顧家人、子女很重要,但也要花點時間給自己。當覺得自己一個人過的很辛苦時,其實也正是上天給予的考驗,提醒該調整自己的時機了。

別忘了,此刻,妳怎麼對自己,孩子們也正在一旁默默觀看與學習,這一過程也將成為他們未來的處事模式,影響深遠。祝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更多健康2.0報導
老爸老媽變得很盧又固執,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醫師破解
媽媽要健康!預防5種中年女性常見疾病,3重點選對健檢項目
一覺醒來手「不舉」是中風了?橈神經損傷常與這些生活習慣有關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