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廢橡膠木材做塑合板 泰國台商拚循環經濟

政府發展「新南向政策」,讓許多在東南亞經營的台商,積極尋求發展機會。在泰國,就有台商經營加工廠,把當地廢棄的橡膠木材,做成一塊塊塑合板,外銷到亞洲國家做成傢俱,具有循環經濟的意義,更打造出泰國第2大的塑合板工廠。 怪手來來回回,忙著把橡膠碎木送到工廠加工,這裡是泰國第2大的塑合板工廠,每天要處理2千噸的橡膠木邊角料,老闆在一旁巡視,仔細一看卻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 綠河公司董事長謝榮輝:「在南洋這邊有一段時間的遊歷,我覺得這個是蠻特別的一個產業,第一個大量,第二個價格低廉,第三個綠色,第四永續。」 15年前,土木出身的謝榮輝,帶著創業夢想,和一群台灣好友來到泰國打拚。看準當地經濟作物的橡膠樹,橡膠原液採收25年後,就會被當地農民砍掉丟棄,謝榮輝發現其中商機,搶先其他亞洲國家,發展塑合板事業。 民視記者陳盈竹:「這些橡膠木的邊角料先堆放到廠區之後,再到旁邊經過機器2次的打碎處理,接著送到隔壁廠區做400度的高溫烘烤,烘乾後的木屑經過膠水攪拌,鋪裝機器熱壓之後,只要3~4個小時,就能完成我手上這一塊,傢俱店常用的塑合板材料。」 堅固耐用的塑合板,貼上不同紋路的木皮,就能賣到馬來西亞、印尼等亞洲國家,而橡膠木的廢物利用,具有循環經濟、永續經營的意義,在歐洲國家已發展了80年。謝榮輝坦言,塑合板加工在亞洲屬於發展初期,剛開始的路並不好走。 綠河公司董事長謝榮輝:「到泰國以後的第1個星期,其實試圖用簡單的泰文,從一句、兩句、三句這樣慢慢講慢慢組合,那所以剛開始彼此溝通的時間,溝通的成果相對會差一些。」 剛來到泰國,第一個面對的就是語言問題,因為不會泰文,公司採購原木還被當地人給騙過。台商團隊辛苦摸索,一邊和泰國人博軟、網羅台灣人才,改良工廠設備,事業才漸漸起色。 綠河公司董事長謝榮輝:「我很欣賞泰國同事,他們有一個特有的精神,就是隨著公司的規範,他們依照紀律來執行,台灣是一個島國,那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環境資源有限,所以造成我們每個人都辛勤,刻苦耐勞而且努力勇於接受挑戰。」 綠河公司財務長王聖豐:「去年我們營收的部分,我們合併公告的部分來講,折合台幣大概30億多,在2017年的部分,我們前3年計畫的風險與報酬率來到30%以上了,所以我們決定再投入第3條產線。」 偌大廠區還要擴展,第3條生產線預計2019年第4季啟用,目標把塑合板的年產量提升2倍到140萬立方米,加上泰國政府鼓勵橡膠產業,配合蔡政府「新南向政策」,產業鏈接軌,讓台商看好未來發展。(民視新聞陳盈竹、羅執中泰國合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