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撤回100%電動化目標,能源策略為何大轉彎?從3大挑戰解讀「油電復甦」現象

瑞典汽車大廠Volvo原先設下「2030年實現100%電動化」目標, 如今計畫大轉彎,9月4日官方表示已經放棄此計畫,將繼續提供油電混合動力車型,藉此擴大獲利空間。

Volvo執行長羅旺(Jim Rowan)在聲明中坦言:「我們堅信電動車是我們的未來,但顯然邁向電動車的過程不會是一條直線,客戶和市場改變的速度也不盡相同。」

這項決策的背後,反映了哪些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和市場變數?

混合動力車銷量佳,與純電動車搶市佔

早在Volvo宣布棄守「全面」發展電動車之前,其中包括德國汽車製造商賓士(Mercedes-Benz Group)、福斯汽車(Volkswagen)都已經陸續宣布改變電動車策略。

隨著全球對減少碳排放的需求不斷上升,汽車製造商紛紛推動電動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然而,儘管電動車被視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部分車廠發現,混合動力車型(hybrids)在當前市場中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睞。

據《The Morning Shift》的報導, Toyota在美國的8月銷量中,將近一半的銷售來自混合動力車型,Hyundai的混合動力車型銷售更上升了81%,旗下的Santa Fe和Tucson混合動力車型銷售分別上升了120%和97%。

這些數據反映出,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需求正穩步上升,雖然背後的原因跟補貼政策也有關係,但仍顯示消費者對於各家廠牌純電動車仍具吸引力。

Volvo為何放棄全電動化計劃?

據《路透社》報導,Volvo選擇放棄2030年產品陣容全面電動化,原因是電動車價格始終壓不下來,加上充電設施普及程度不足,難以吸引更多消費者汽油轉電,因此不再堅持全面電動化。

Volvo表示,新目標是要在2030年前,至少九成的銷售車輛要由「全電動」和「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組成。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約有10%車輛屬於中度混合動力(Mild hybrid)車款。

綜合外電報導整理,Volvo放棄全電動化計劃,可歸因於市場的3大挑戰:

挑戰1:混合電動車誘因強,恐擠壓EV銷售

儘管電動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消費者的接受速度和市場轉換並不如預期。

據TrendForce全球汽車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全球新能源車(包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共計銷售284.2萬輛,年增16.9%。其中,純電動車(BEV),年成長僅4.2%,而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年成長48.3%。

此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Volvo電動汽車的需求在全球有所減少,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挑戰2:全球各區域充電設施布建程度不一

充電設施的建設仍然是推動全電動化的一大瓶頸。儘管歐洲和北美等地區的充電基礎設施有所增長,但在許多地區, 充電站的數量和分佈仍不足以支持大規模的電動汽車普及,使得消費者在選擇純電動車時感到猶豫。

3.各國關稅與全球貿易摩擦:

隨著美國和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關稅,Volvo也面臨了更多的成本壓力。

Volvo作為一家在中國擁有多家生產基地的車廠,這些關稅政策對車廠的生產和銷售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尤其是在歐洲市場。此外,潛在的貿易戰更為公司未來的市場規劃增添許多不確定性。

Volvo的執行長表示,「面對這些挑戰,Volvo決定將混合動力車型作為過渡方案,既能滿足消費者當前的需求,又能保證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混合電動車,可減少「里程焦慮」

混合動力車型能在內燃機和電動馬達之間靈活切換,這使它們比純電動汽車(EV)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混合動力汽車之所以成功,不僅因為其價格更具競爭力,也因為在消費者日常使用中表現出的實用性。 相比完全依賴充電基礎設施的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型減少了駕駛者的「里程焦慮」,並能夠迅速適應現有的加油站基礎設施。

對於消費者而言,短期內混合動力車型將繼續成為一個重要的購車選擇,而各大車廠則需要在科技創新與市場實際需求之間找到平衡,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延伸閱讀:EV、BEV、PHEV代表什麼?純電車、油電混合車有何不同?電動車名詞一次看懂

資料來源:《路透社》《華爾街日報》《The Morning Shift》TrendForce全球汽車研究報告日經新聞

責任編輯:李先泰

更多報導
福斯汽車擬大裁員!成立87年來首次考慮關閉德國廠,為何高管直言「形勢極其緊張」?
什麼是插電式油電車PHEV?曾經的大冷門,為何銷量激增59%?一文拆解美國車市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