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愛✖臺北電影節-「We愛臺北連線」短片青年碰撞火花

「我們愛,等你來!」

驕陽似火敵不過兩岸青年的熱情,7月20日,We愛‧第五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的另一場重要活動,「We愛臺北連線」在上海、臺北同步火熱開啟。臺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在臺北的辦公室與參與活動的兩岸青年圍繞「短片的創作與觀察」的主題展開即時線上分享。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王春雲老師和七十多位來自兩岸的青年導演、往屆大賽參與者、在滬台青,以及短片拍攝愛好者濟濟一堂,交流各自的We愛心得。

短片雖短 感動長在

李亞梅總監可以算是We愛的老朋友。這位兩岸知名的資深影人已經連續三屆擔任We愛評委工作。2018年,她還曾來上海為大家授課。

在當天的分享會上,李亞梅就短片創作最新的趨勢發展、優秀短片的評審標準、如何創作出感動觀眾的作品等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即時分享。李亞梅介紹,近年來進軍短片領域的人越來越多。不僅初出茅廬的青年影人想要靠短片小試牛刀,電影界資深人士也有越來越多開始拍短片。這使得短片製作的成本大幅增加,在臺灣,最高的短片投資已經300萬新臺幣。在推動短片水準提高的同時,也更加有利於人才發掘和長片的進步。

對於立志於在影視業有所建樹的青年人來說,李亞梅非常贊成他們把短片創作當成職業生涯的起點。根據最新趨勢,只要有好的選題,片長控制在15到30分鐘左右的短片比較容易脫穎而出。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大投資、名演員都不及把故事說好重要。要把美好的故事講好,片子的時長加上相得益彰的故事呈現,一部短片,亦能夠給觀眾,甚至整個社會帶來長效的感動。

專業電影節 不遙遠

短片雖然越來越受到觀眾喜愛,但相對於長片來說,能夠展示的平臺還不夠多。如何能夠讓自己和自己的作品迅速脫穎而出,李亞梅直言,時下最好的途徑就是參與各類影展。她說,目前世界上很多知名影展都已經有專門針對短片的展示和評審環節,如臺北電影節就專門設有「最佳短片獎」。通過展示,青年影人有望迅速脫穎而出,亦可以為自己贏得未來創作長片的機會。

李亞梅特別強調,對於想要讓更多觀眾看到的青年影人來說,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是,對自己的喜好和作品有充分的認識,從而選擇「對的」平臺。她舉例說,世界上有各種知名電影節,但各家的喜好、性質和評判標準都有不同。你在這家未必受青睞的作品,可能會在另一處受到高度認可。甚至同一個影展,你每次帶去不同作品,獲得的反響亦有不同。

分享到此時,We愛的主辦方亦帶來了更多振奮人心的消息。We愛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夠幫助青年影人走出去,除了可以參與臺北電影節的活動,組委會還將逐步帶領優秀作品參加全球各類電影節,讓世界看We愛。對此,兩岸影人都認真地做了記錄。

交流時短 收穫豐富

活動當天,上海遭遇35度高溫,但現場的氣氛卻比天氣還要火熱。難得面對李亞梅總監這樣的專業導師,大家都大膽提問:臺北電影節有無最新扶持計畫?短片以多長的時間為宜?短片創作和長片的區別?兩岸合作拍片的未來方向等等。李亞梅都予以耐心回應。

短短兩個小時的分享會稍縱即逝,現場不少青年影人都認為收穫不小。現場有青年特別提出,是否將來能夠有機會,有專門的地點和時間,讓臺灣青年和大陸青年組團合拍。對此,We愛主辦方也積極回應,鼓勵兩岸合拍一直是We愛的堅持。今年雖然疫情影響大家面對面,但仍然推出了定製片環節,邀請兩岸入圍的影人共同製作,並在各大知名平臺播放。還有青年也提出,希望We愛能夠到更多的高校進行推介,讓今天自己收穫的「乾貨」讓更多同齡人分享。不少參與活動的青年影人卻從素不相識變為依依不捨。活動結束後,大家還留在現場交換聯繫方式,相約We愛再見。

We愛‧第五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於4月2日正式啟動。目前大賽作品還在火熱徵集中。歡迎即刻登錄大賽官網,報名參賽,開啟We愛之旅。

(圖、文:We短片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