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列M痘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疾管署提升非洲7國旅遊警戒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非洲流行的M痘已構成國際公衛緊急事件,並警告該病毒最終可能會跨越國際邊界蔓延。鑑於此波疫情已出現跨國傳播,且致死率較高,加上當地資源匱乏,無法進行系統性監測,期能投入更多資源,並呼籲各國積極監測及加強警覺等防範措施。

M痘和猴痘一樣嗎?

根據疾管署指出,M痘病毒(Mpox virus)1958年首次在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當時將該病命名為「猴痘」。

為避免造成對疾病或特定族群的誤解或歧視,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2年11月,宣布將猴痘的英文monkeypox改為mpox。

因應WHO修正猴痘英文名稱,衛生福利部也在2024年2月1日跟進,將中文名稱「猴痘」更名為「M痘」。

  • 台灣首見本土M痘案例 M痘是什麼?一文了解

疫情為何升溫?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各國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全球M痘疫情緩升,其中非洲區自5月起疫情明顯上升。而非洲疫情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爆發疫情中心,今年報告病例數已逾15,600例、537例死亡。

上週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稱,目前至少在13個非洲國家發現了M痘。該機構表示,與去(2023)年同期相比,病例增加了160%、死亡人數增加了19%。

WHO指出,此波疫情升溫主要是因為開始流行能快速傳播之Ib型病毒,並陸續透過人際接觸擴散至周邊國家,目前已知Ib型病毒可能主要透過性行為和家庭接觸傳播,感染者多為年輕成人和兒童。

美聯社報導,剛果出現了1種新型M痘,可導致多達10%的人死亡,並且可能更容易傳播。與先前的M痘爆發不同,病灶主要出現在胸部、手和腳上,而新型的M痘會導致較輕微的症狀和生殖器病變。這使得發現變得更加困難,這意味著人們也可能在不知道自己被感染的情況下使他人生病。

台灣的M痘疫情現況

人類感染M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1名9個月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我國於2022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疾管署說明,全台截至今年8月14日為止共累計確診399例病例(含377例本土及2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累計40例(含37例本土及3例境外),但目前尚未有感染M痘Ib型病毒個案,惟須留意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傳染風險。

同時,即日起將剛果民主共和國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2級「警示」(Alert),並將該國鄰近已有疫情、或已出現Ib型病毒之國家,包括中非共和國、剛果、蒲隆地、肯亞、盧安達、烏干達等6國,提升至第1級「注意」(Watch)。另將持續嚴密監測國際疫情趨勢,視疫情狀況滾動式調整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疾管署提醒,接種疫苗為目前預防M痘最有效的方式,請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以達完整保護力。

目前國內已儲備足夠M痘疫苗與口服抗病毒藥物,疫苗庫存約2萬瓶,年底將再進貨1萬瓶,約可提供7至8萬人次M痘疫苗接種,另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有約440人份。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WHO列M痘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疾管署提升非洲7國旅遊警戒
非洲多國蔓延M痘新變種 世衛宣布公衛緊急事件
猴痘單週新增23例新高 再增1例女性感染源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