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統計》造成不可逆的視盲主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如何及早預防?

若能透過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進而及時治療,均有機會將對視覺造成的損傷停留在可控階段。(圖片來源/freepik)

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宜倫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造成不可逆的視盲主要原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以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除了這些原因外,在台灣形成視覺障礙原因亦有色素性視網膜病變、意外傷害,以及先天疾病。而所謂低視能,亦即不論使用配鏡矯治、藥物,甚至眼科手術,均不能使患者的雙眼視力滿足一般日常生活需要,不只造成患者本身身心影響甚大,對於照顧者亦產生極大負擔。

所幸上述病因,若能透過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進而及時治療,均有機會將對視覺造成的損傷停留在可控階段。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葉師榕表示,黃斑部病變早期症狀可能是視力模糊與中心視力扭曲,若發現這些症狀後,盡速就醫、及早治療,後續視覺症狀有機會恢復。針對糖尿病相關病變,健保局也一直推動相關篩檢與檢查,若能持續規律追蹤與回診治療糖尿病,也可在視網膜病變初期檢查後發現,在及時治療與積極控制血糖下,也可有機會維持視覺功能。

但目前最難早期發現的是青光眼,因為青光眼是視力無聲的殺手。葉師榕解釋,因為青光眼疾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眼部症狀及視野缺損,若沒有定期於眼科接受視神經盤檢查,往往到青光眼疾病中後期,開始有明顯視野缺損、甚至影響中心視野後,患者感受到視力減退後就醫才診斷出青光眼,到這個階段便很難繼續維持視覺功能。

葉醫師說,青光眼主要危險因子,除了高眼壓與視神經盤不穩定的血流供應之外,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糖尿病、年長者皆是青光眼高危險族群。若能定期到眼科接受視神經盤檢查,在青光眼初期便診斷與治療,後續仍有機會減緩青光眼病程惡化,並保留大部分的視覺功能。

若視覺障礙不幸達到低視能程度,仍可透過視覺輔具將殘餘視力發揮到最大功能,並藉由一些生活技巧的改變,使患者盡可能獨立地繼續日常生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視覺復健中心,整合專業眼科醫師、視光師、個案管理師以及輔具評估師團隊醫療,提供低視能患者一站式服務與相關輔具與補助申請,透過視覺補償或聽覺觸覺替代之輔具,使患者能在殘餘視力下應用輔具重塑生活技巧,締造視覺無障礙空間,進而重建生活自主,重拾自尊自信。

原文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眼科 葉師榕 主治醫師。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跟著居家植人 打造滿室綠意的正能量空間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六》儲能專案經理年薪破百萬!有這三個能力老闆手捧現金爭取
熟悉的陌生人:做麵包、釀酒以外 臺灣森林無所不在的野生釀酒酵母菌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