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供應鏈與通膨造成的經濟風險 將更勝新冠疫情

華爾街日報本月中旬訪問67位商界、學界與財務預測專家,供應鏈瓶頸與與通貨膨脹,造成的經濟風險將大於新冠肺炎疫情。

經濟學者預測,高通貨膨長將持續影響美國經濟至2022年,供應鏈危機將持續造成價格壓力以及抑制產能。自7月來,專家對通膨的預測持續維持在高檔,短期經濟展望則是遭到下修。學者預測12月通膨為5.25%,10月與11月也相去不遠,這也是1991年初以來,通膨維持在5%以上最長一段時間。

Daiwa資本公司分析師莫蘭(Michael Moran)說:「現在是形成風暴的完美時機,供應鏈瓶頸、吃緊的勞動市場,以及寬鬆的財政政策。」

但專家預估的平均值,通膨將在明年6月降至3.4%,2022年底再下修至2.6%。今年的經濟成長也遭到下修,第三季從先前的7%被調降至3.1%;第四季的成長也從5.4%下修至4.8%。

Visa經濟學者布朗(Michael Brown)表示:「消費者支出和GDP成長,將受到通貨膨脹限制,消費者的購買力也將遭受侵蝕。」

影響未來展望的最大主因,為供給遭受限制。受訪的專家中,有一半認為供應鏈危機為未來12至18個月最大的威脅;但也有五分之一的專家將矛頭指向缺工。

45%專家認為,供應鏈危機在明年下半大致上將得以緩解,但也有五分之二專家認為在上半年就能出現明顯改善。

目前僅有8.2%受訪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為影響經濟成長的主因。不過UCLA資深經濟分析師費勒(Leo Feler)指出:「但根本上,疫情本身以及民眾的反應,將影響缺工和供應鏈危機,最終導致通膨。」

許多經濟學者將供應鏈問題,歸因於疫情期間對商品的需求大增,再引發通貨膨脹。大規模接種和經濟重啟後,商品需求維持高檔,消費者也恢復在服務方面的開銷。

會計公司安侯建業首席經濟學者杭特(Constance Hunter)說,供應鏈引發對價格產生的壓力何時能緩解,端看消費者重新平衡消費開支的時間點。

如果經濟走向符合專家預測,聯準會可能需要升息控制通膨,將經濟放緩;接近五分之三的專家預測將在明年底之前升息。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國8月測試極音速飛彈 可載核彈頭 嚴重挑戰美空防系統
紐約市公寓租金 熬過疫情反彈飆漲
英媒踢爆:世衛二次新冠溯源團 多人有利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