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當孩子得了憂鬱症

讀者投書:章秉純(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著自己心愛的孩子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甚至生無可戀的樣子,父母怎麼可能不揪心。但東方的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常常是這樣的:

「你要趕快好起來!不然爸媽很難受!」

「你這樣一直把自己悶著怎麼可能會好!快去接觸人群啊!」

「你要是再這樣下去,我們也不用活了啦!」

西方世界較傾向個人主義,成就感是驅使人向前的主要力量;相對東方則傾向群體主義,以「羞恥」作為驅使人改變的主要力量。也希望孩子用符合群體想像的方式活著,只差沒說出「你怎麼不笑,你到底還缺甚麼?你現在就給我笑!」這樣的話了。

如果這樣的作法對問題有幫助,倒也罷了,但偏偏這樣的做法往往把情況弄得更糟,甚至讓憂鬱的孩子更封閉自己。憂鬱症跟其他任何生理疾病一樣,是身體失去了平衡;也跟其他疾病一樣,不一定需要藥物,但是在外傷的傷口上灑鹽,這外傷肯定不會好得比較快,而只是徒增傷患的痛苦而已。

人憂鬱時想要保護自己已然脆弱、搖搖欲墜的自尊,社交退縮、封閉自己,都是常見的憂鬱症狀。放著不管,當然可能讓情況更糟。但正如我們不會硬把流鼻水的鼻子堵起來,假裝沒有流鼻水這回事發生一樣;我們也不該硬要憂鬱的孩子裝開心,硬去跟人群嘻笑,「演」出一副已經康復的樣子。感冒不會因為自己假裝已經好了就好得比較快,憂鬱症,當然也不會。

可以理解父母的焦急,但也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父母可以思考看看,比起要求孩子「快點!快點好起來」;給予孩子已受傷的心靈「親情」、「支持」、「同理」這三條繃帶,肯定會讓傷口好得更快的。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