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疫情下,四方會談給台灣的啟示

讀者投書:王孟婕(清華大學通識中心自主學習小組)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以強化印太戰略國家夥伴關係為目標,美日印澳四方會談於本月6日舉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印度外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與澳洲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同意實現印太地區基於法治與自由開放的構想下多方合作之必要[1]

對於美國來說,多方合作比起單打獨鬥的戰略,更能有效的牽制「敵人」,而承擔的風險也較小,諸如損失以及開戰的可能性。現今看來,美中對抗遙遙無期,雙方不斷消耗、受損,加上今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對於兩者關係與各自經濟影響無疑是雪上加霜,但也讓印太構想更具體化,也更顯見美國在面對中國時不退讓的強硬態度。甫上任的日本總理菅義偉,接任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外交政策與態度,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同時與中國保持一定的好關係也是日本外交要務。未來美中關係與世界樣貌前途茫茫,比起全拿或全輸的結果,對兩國都押注,對自身無疑是更好策略。與多方合作,諸如印太地區安全戰略夥伴,及參與國際事務,讓日本在外交上應變的選擇有更多的選擇。

印度作為中立的角色,從今年五月起與中國發生邊境衝突至今仍無解,當然部分原因可能為政府欲轉移人們對於無法抑止的疫情的憤怒與不滿而所採取的政策,但從印度政府禁止中國產品(諸如手機應用程式及產品等)、後續引起的反中聲浪,以及中國與其周遭國家對印度形成包圍勢態的走向,可以理解印度選擇與美日一方靠得更近。澳洲與他國合作的原因,可以說是體認到中國對自身與地區有著超乎想像的強勢影響,包含鬧得沸騰的孔子學院、澳洲政府要求中國對新冠肺炎之起因有個交代、取消學者簽證[2]、間諜罪起訴[3]與媒體審查等,讓澳洲當局及民眾對中國帶有越來越明顯的不滿與防備,中澳關係也逐漸緊繃。要說中澳會不會撕破臉,目前看來關係仍有轉圜的空間,可若未來與美方帶頭的印太地區安全的合作關係正式成立,明顯的表態或行為承諾勢必不可避免。

疫情確實讓國際認識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防疫成效卓越,也收到來自各國的關注與讚賞。但台灣被邊緣化的情況可能會因此改善嗎?什麼時候才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相關國際組織?我們在疫情下確實有很多與他國合作的機會,包含與新南向政策國家有更深入的交流、醫療衛生技術合作等。

可在看似防疫有成,與美國關係良好之下,台灣並沒有足夠的自主權與主導權,反而凸顯了於大國間仍不由己身的現況。若真的成為印太戰略中積極重要的角色,就地理位置,台灣具備作為前線的戰略意義,在經濟上,台灣也能成為生產鏈的技術端一環,輔以各國各自生產優勢,成為一個共同市場,互惠互利的一員。我們可以預期到這些優勢會讓台灣與世界更緊密,但在此之前,撇除防疫光環與與來自他國的承諾,我們仍須順著局勢應變,繼續努力。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