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108新課綱幕後的閱讀素養

讀者投書:凝箴(關心中學教育現況的國三學生)

108課綱的實行即將到來,許多師長,笑稱我們第一屆的學生是白老鼠。新課綱針對素養的強調,已是眾所皆知,然而閱讀素養的實施與動機,其實頗堪疑慮。

看過「閱讀素養專家」——黃國珍先生,在TED上發表演講:他口沫橫飛地強調閱讀素養多麼重要,洋洋灑灑地敘述一張圖在多少人心中能有不同的想法,然後再誇誇其談培養多元思維─—看完後,我心想,若每個人都有望文(圖)生義的權利,那憑什麼他的見解就能判定是「比較高層次」,就能蓋棺論定為選擇題的「最佳選項」?我但聽聞USB3.0向下相容2.0,沒聽說過以思維分優劣而扼殺思考自由的。

也聽過電機出身的「翻轉教育推手」台大葉丙成教授,在大學畢業典禮上喊道:「請別再相信:『自己努力就能成功!』這種錯誤的觀念。」,與黃國珍推動全部大考題本的素養導向,創辦「pagamo素養品學堂」,每個月要花1500元(學校一學期則不只如此價格),得到的卻只是幾篇閱讀測驗。

難道傳統的背誦,這麼值得被這群人摒棄嗎?記下之後,化為個人的思維,這是內化的主觀能力,沒有必要當外顯的考題。要推,也輪不及只有商業,沒有國文背景的人來推!

我們若維持傳統的教學方法,扎扎實實的背詩詞、論語、註釋,讀聖賢經傳,則古人告訴我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無須理解與素養的引導。如今,他們說讀物不必讀得多,只要讀得精、讀得深入、讀到省思評鑑統合,那麼我們要到多大才能背誦成語唐詩和九九乘法,輕唱幾句兒歌呢?閱讀這件事,往往是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先記下便是,時間到了,經歷人生歲月了,自然就懂,理解還能更上層樓,求得千里目,這已經不是教育所能給我們的了!

除了上述觀點,我以為素養與翻轉教育最大的問題出在評鑑。如果把思維帶入教學現場,那麼該如何為所謂思維層次低的學生補救,使他們不致於喪失信心與興趣?在評鑑過程中,若判定為不是最佳,又要如何「訂正」?這樣「建構」來的學習,基底真的是扎實的嗎?如果從他所說的,核心的「思考品質」去改變,去教育孩子,又何嘗不是在洗卻人思考該有的獨特性?評鑑出空泛的指標,對培育人才是沒有意義的。可惜,當局還在為這些找不到原因的問題,裝瘋賣傻,鼓弄名堂。

在明代,心學的推行曾引起一些士人反彈,認為若過度著眼個人的心性,將失去「讀聖賢書」該有的價值──而明代後期的士風頹喪空虛,則證明了心學的旋風颳來的不是滿街「齊家、治國、平天下」聖人,而是墮落的文士。如今,當「素養學」步入顯學殿堂之時,當教育正值多事之秋時,黃葉的理想能否補足生意頭腦的空洞?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