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財經特派記者「快、時、尚」 讓0到100歲、都能讀懂的財經新聞

Yahoo財經特派記者團隊自2021年底創立以來,表現亮眼,屢屢在市場上引領財經話題和新聞的走向。此次「Yahoo股市理財高峰會」上,也特別邀請Yahoo股市內容製作人James Chen與Yahoo財經特派記者組長葉憶如展開對談,聚焦如何產製出「快、時、尚」的財經數位內容。

記者經歷長達23年的葉憶如,出身於傳統財經媒體,主跑金融線路,來到Yahoo後,無法與傳統媒體相比的流量、能見度都讓她感到震撼。同時,記者還會直接接觸到網友最真實的反應。雖曾經感到挫折,但也從中發現民意共鳴的重要性,進而相應調整了報導策略。以下是兩人對談的重點整理。

James問:Yahoo和傳統新聞媒體的不同,讓你在帶領財經記者團隊時,是否也採取不太一樣的模式?

葉憶如答:
我很喜歡提「比亞迪」的案例,一家新進電動車品牌如何拿下全球電動車第一大的寶座,威脅到全世界一流車廠地位?靠的就是與大廠不一樣的思維,我歸納這個思維就是三個字——快、時、尚。

Yahoo財經特派記者小組就像比亞迪,是市場的後進,要與一線新聞媒體競爭,做到後發先至、引領風潮。新聞速度就必須要「快」;並且新聞題材「時」髦、流行,要能成為風向球;「尚」則代表崇尚,是人們的心之所想。

總結來說,因為現在閱聽眾的口味不斷變化,Yahoo股市要報導的新聞應該是大家最感興趣、最新鮮、最流行,而且也與眾不同的話題,做出與市場的區隔,才能打進網友心中。

James問:每次聽到財經新聞「快、時、尚」的概念,都覺得很有趣。具體實際上可以怎麼操做?

葉憶如答:
簡單來說,Yahoo財經特派記者追求的是「讓90%的人看得懂的新聞」,追求的是通俗,因為通俗才有影響力!

例如,「金價創新高」這件事,傳統新聞媒體大多會以黃金期貨行情、倫敦金指數趨勢等為報導主軸。但在Yahoo,我們處理的是:金價創新高,所以70歲老翁要把家裡的金條、金幣首飾拿去賣;銀樓牌價要破萬元了,女兒辦嫁妝要怎麼辦?把艱澀的財經議題,轉化為這些實際會發生在每個人生活周遭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新聞寫作素材。

再來,想要成為議題風向球,新聞除了夠通俗、夠簡單外,還要有足夠的「說故事能力」

再舉一個例子,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灣的議題,已經整整熱鬧了幾周。回想一年前,當時媒體都還稱他為AI教父。不過去年5月25日,輝達盤後飆漲快三成,Yahoo率先以黃仁勳的身價為新聞題材,並估算出他的身價正式突破新台幣1兆元,從此各家媒體跟進,用「一兆男」來稱呼黃仁勳(編按:現在已是「三兆男」)。而這就是說故事力。

James問:由於現在財經網紅影響力劇增,某種程度他們也在做這類通俗的財經內容,Yahoo財經記者團隊如何與他們做出區隔,進而讓KOL也跟進Yahoo的報導?

葉憶如答:
其實類似的案例也非常多。舉一個開發金股東會紀念品宣布的案例,從2022年的故宮碗、2023年的晶鑽杯,到今年的野餐墊,都是Yahoo獨家首發。而且我們不僅獨家搶先,還幫網友準備好了可以討論的哏。

因為前年開發金送了故宮碗後,股價就跌了,那時候小股東很生氣,說跌一元摔一個故宮碗。結果到了去年,紀念品送不鏽鋼杯,第一時間我就下了一個標題「今年改送摔不破晶鑽杯」,後來這個梗包括股海老牛、股添樂等知名財經網紅都跟著引用。

James問:不過現在內容產製,不只要大眾,同時也講究分眾,針對不同層面的TA,你這邊有什麼著墨嗎?

葉憶如答:
Yahoo一直把讀者擺在第一位,不只給他想要的,還要給他最好的。

因此從兩年半前,Yahoo就開始針對不同的TA族群,包括8、9年級生、新婚夫妻、高齡退休者,推出深入淺出的理財專欄「王牌系列」,透過嚴謹的篩選標準,邀請房地產、壽險、產險、基金跟ETF這五大領域真正的專家,再由記者團隊親自去訪問,寫成好懂又實用的教戰文。

主題從第一張ETF怎麼買?到二口、三口家庭該怎麼投資?買房子應該要登記誰的名字?受益人該怎麼填?依人生不同階段的金融理財需求,循序漸進,給予適合他們的專家建議,這其實也跟很多金融業者的行銷方式一致。

總結來說,Yahoo財經特派記者團隊致力於製作簡單易懂,易於引起討論、廣泛傳播的財經新聞,將複雜的財經知識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連結,成功引領市場的走向,也充分展現出於其他財經媒體截然不同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