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完美主義者,人際互動大不同

三種完美主義者,人際互動大不同

有許多人對事物抱持著相當高的標準,也因此對自己或他人有比較嚴格的批評與要求,而被稱作「完美主義者」。
英國學者Joachim Stoeber指出,完美主義者可不見得都是同一種樣貌,還可細分成三種類型:「自我導向」型、「社會傾向」型,以及「他人導向」型。他並且長年針對完美主義者進行研究。

所謂「自我導向」型的完美主義,是指個體對自己有高標準要求,期待自己能做到盡善盡美。「社會傾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則是會為了不影響他人而要求自己完美;這類型的人經常會對自己有最嚴格的批評。至於「他人導向」型,則傾向輕蔑、批判他人,他們會希望他人是完美的,對於無法達到他們期望的人,也會經常給予嚴厲的批評。

Stoeber過去的研究發現,「他人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在人格上比較容易具備不利的特質,包括:自戀傾向、馬基雅維利主義(指會為了權謀利益而不擇手段),以及心理病理傾向;且在人際上的親密、養育或人際發展上,也會有些許困難。所以,「他人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可說是最黑暗的完美主義者。

Stoeber最新的研究則是特別針對完美主義者的「人際行為」進行研究,發現唯一會出現利他行為的是「自我導向」型的完美主義者。這類型的完美主義者雖然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但會對他人好奇、感興趣,會關心社會規範以及他人的期待。當他們開玩笑、講笑話時,目的都在於提升關係,所以,比較會講關係性的笑話,避免攻擊、輕蔑性的笑話。

至於「社會傾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因為低自尊、自卑和傾向關注他人,則比較喜歡開自己的玩笑,通常他們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嚴重影響,只有在極端情況裡,會有一些反社會傾向,也較少情感反應。在一般的互動中,會讓人比較困擾的是,他們不太接受讚美。

至於「他人導向」型的完美主義,則呼應過去的研究,是在人際上最令人頭痛、感到棘手的一群。通常這類完美主義者具有優越感,他們不太關心別人,因此開玩笑時多在挖苦他人,不會顧及他人的期待與感受,通常也比較難溶入組織或社會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