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哀傷的音樂

世上最哀傷的音樂

市場上有這麼一個說法,說小孩子從小就讓他聆聽某某古典音樂,長大了就會變得怎麼怎麼樣。於是,逛唱片行或從網路上就可以買到各式各樣,譬如專門製作來給幼兒聽的莫札特音樂。這樣的集子,通常少不了〈小星星變奏曲〉這首曲子。

我想看過《阿瑪迪斯》這部電影的人,大概都忘不了片中莫札特怪異而奇特的笑聲,我自己每次想起,禁不住就會在心裏也跟著笑了出來。給孩子聽莫札特,甚至母親懷孕時就開始聆聽,大家都說這樣長大的孩子比較「聰明」。

這個說法已經流行有二十幾年了,流行歸流行,西方學界對所謂「莫札特效應」的看法有正有反,不過一般多認為這只是「迷思」。如果找出第一篇相關論述,仔細再讀,當會發現不但沒有所謂「莫札特效應」這個說詞,作者態度其實亦十分保守。

莫札特短短不到三十六年的生命,寫了二十七首鋼琴協奏曲,其中編號K. 488第二十三首的第二樂章慢板,大概是我聽過世界上最哀傷的音樂之一了。我指的是莫瑞‧普萊亞彈奏,指揮英國室內管弦樂團這個版本。我聆聽過的版本有好幾個,以普萊亞最能觸擊我的心,彷彿彈琴的手指就直接在聆聽者的心弦上撥弄著。原來,溫柔也可以讓一顆心如此欲碎。

Allegro(快板)在義大利語中同時含有「歡樂」之意,第二樂章的慢板夾在第一樂章快板之後,以及第三樂章稍微更快一些的快板之前,宛若一串歡笑剛剛歇落,另一聲尚未掀起之際突然的寂默。普萊亞的琴音已經夠椎心,英國室內管弦樂團更是全心全力踮起腳尖推波助瀾。

每次靜聽普萊亞這段慢板,猶似聆聽一個人回顧過往似水時光,有歡笑有悲傷,也許有懺悔,但不再含忿,有的只是無盡思念的痛楚。不知道為什麼,每次聽完這段慢板,腦海裏就會不禁響起莫札特在《阿瑪迪斯》中的笑聲,笑聲裏有著淡淡怪異的一絲哀傷。

是的,莫札特的這段慢板說出了「生命裏總有一絲淡淡的說不出來的哀傷」─我想這就是許多人「一生的故事」吧。

貝多芬的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也由李斯特說著同樣故事,然而說的也許是一樣的人生故事,調子並不盡然相同。畢竟莫札特是莫札特,貝多芬是貝多芬;普萊亞跟李斯特也不是同一個人。但是,他們的音樂裏都一樣有著一絲淡淡「哀傷」,即使哀傷色澤深淺不盡相同。《暴風雨》由李斯特彈來,也是獨一無二,我聽的是一九八七年的EMI版本。

哀傷使人的心沈靜,沈靜的心宛若一潭靜默的湖水。

只有平靜的水面,我們的眼睛才看得見一片葉子孤單離開樹身後嗒然落水的痕跡。也只有在哀傷時刻,我們的心才聽見了平常聽不見、那似無若有的歎息─看哪,一片葉子靜靜落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