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墨西哥亡靈節」:溫柔看待死亡、優雅慶祝生命,一探背後由來與象徵意義
走入今年舉辦於台北市政府的墨西哥亡靈節(Día de Muertos),彷彿走入一場生與死交織融合的歡樂喜慶。讀者們或許從電影《可可夜總會》感受過墨西哥亡靈節的神祕與魅力,但可能不知道這個舉世聞名的慶典背後的由來與象徵意義,今天就要來帶大家一同了解這個特殊的節日,它可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亡靈節的由來
亡靈節源自數千年前的阿茲特克(Aztec)、托特克(Toltec)和其他納瓦民族(Nahua)文化。對他們而言,哀悼死者是不敬且不必要的,因為死亡僅只是生命週期裡必經的旅途,而逝去的親愛的人會永遠活在在世者的記憶與精神中。
現今的亡靈節在墨西哥受西班牙殖民後,結合了天主教的宗教儀式和慶典(西方的萬聖節與萬靈節),於每年11月1日和2日舉行,11月1日是「幼靈節」,11月2日是「成靈節」,分別悼念小孩與成人,而亡靈時也將在此時暫時回到人間。
亡靈節的儀式
充滿著儀式性的亡靈節,當然有著一道道的程序來迎接亡靈回到家參與這盛大的慶典。
1. 墨西哥人相信,已逝的親人死後是生活在地底下的,在亡靈節期間,當地人會從墓地到通往小鎮村莊的路上撒上黃色的萬壽菊,而亡靈便可以循著香氣找到回家的路。
2. 傍晚過後,人們會在家門口點亮燈籠,為亡靈指引回家的方向。
3. 每年10月31日晚上,墨西哥人會帶著棉被、枕頭以及飲料食物到墓地,與過世的親人或朋友一起過夜,並以彩色蠟燭、彩色骷顱頭、紙雕作品(Papel picado)鮮花和亡者麵包等裝飾墓園與祭壇。午夜十二點教堂鐘聲響起,敲完第十二下後,人們便會放起鞭炮,迎接亡靈們回家團圓。
亡靈節的重要象徵物
靈壇Ofrenda
Ofrenda的擺設與台灣人祭拜神明祖先的供奉方式十分相似,只是亡靈節上的靈壇或墓園是為了迎接亡靈回到人間,所以會擺放各種獻禮,讓亡靈在長途跋涉回到家裡能夠充飢解渴。
靈壇上會放置親人的照片和蠟燭,每根蠟燭分別代表一位死去的親人,而「亡靈之花」──萬壽菊,被一路從靈壇撒到墓園,因為此花盛產於秋冬,正好是亡靈節的時期;而萬壽菊也象徵著太陽,在阿茲特克的神話中,引導靈魂走向地下的世界。
「亡靈節」的骷髏頭女Catrina
Catrín和Catrina這兩個字,前者指的是紳士,後者指的是淑女,原本的意思是指穿著高貴優雅的人。
20世紀初時,墨西哥政治插畫家波薩達(José Guadalupe Posada)創造了一幅版畫來搭配他的短詩,畫中的一具骷顱頭人被打扮成奢華的法國風格,並命名為 Catrina,來諷刺當時一味模仿歐洲上流社會的墨西哥人。此後,骷髏頭女就成為亡靈節最常見且重要的象徵。
死者麵包Pan de Muerto
死者麵包是甜麵包,上面有茴香種子和骨頭形狀的麵團裝飾,並灑上大量糖霜,也常加入橙花水和碎橙皮。
麵包頂端中心那個圓代表骷顱頭,從骷顱頭延伸下來的長條物代表骨頭和眼淚。骨頭代表的是死者的骨頭,排放成圓形象徵生命的循環;眼淚則代表阿茲特克神話中的女神奇馬爾曼(Chīmalmā)為生者所滴的眼淚。
「花朵從我腐爛的身體中生長出來,我在其中,那就是永恆。」恆常、變遷、腐敗、消逝,是生命的一部份,也是生命最後的終點。生命有時,死亡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當我們能從生命無往循環的角度看待逝去的生命,便能不那麼哀傷一點點、放手一點點、釋懷一些些。
更多太報報導
墨西哥藝術家Raul Gasque的「蠟筆外交」:用台灣的土做出屬於台灣的畫
點不到摩卡、星巴克都在胡搞瞎搞?讓義大利人頭痛的六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