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拐點 服務業上、製造下

「最後15分鐘有點無聊,其他還不錯。」初秋晚上,魏巍和男朋友輕鬆地走出浙江寧波的德信影城,這部剛剛上映的《港冏》,是23歲的她9月看的第3部電影,她每個月至少看2、3部電影,「(票價)完全能負擔,和男朋友、一群人一起享受娛樂氣氛,是我下班後很重要的活動。」

9月30日,記者來到距離1200公里外,人口超過2000萬的北京市,正值中國的十一黃金周,但整個偌大的北京市,只有電影院看得見明顯人潮。城北的百老匯影城正播映劉德華主演的《解救吾先生》,一張電影票80元人民幣(約410元台幣)、雙人套票含餐點更要價198元人民幣(約1035元台幣),比台灣貴上一截,但觀眾還是絡繹不絕進場。

他們更重視個人享受
電影票房紅火
今年8個月超越去年全年

今年前8月中國電影票房金額逾300億元人民幣(約1560億元台幣),年成長率48.5%,不僅超過去年全年,2月因為春節長假,單月票房甚至超過美國!這意味著電影票房增速,幾乎是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的7倍。「中國市場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成長,對迪士尼如此,對全球其他媒體公司也是如此。」迪士尼執行長艾格坦言。

高盛指出,中國的娛樂消費只占個人消費支出9%,比起美、日、韓的16%至18%,成長空間極大。扎根影業最深的大連萬達集團從2012年就購併全美第2大院線AMC;今年6月又以近4億美元購併澳洲第2大電影院線Hoyts Group。另一方面,提供電影放映服務的IMAX中國,也趁熱潮準備在香港掛牌、本益比接近30倍,遠遠高於香港績優龍頭長江和記的14倍。

9月23日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台北演講時也說:「服務業上,製造業下,形成了中國經濟的重要拐點。」也就是說中國的製造業與內需消費,終於呈現了黃金交叉的拐點!

他們花錢不手軟
只便宜3成
也要從日本扛馬桶座回國

陶冬表示,中國製造業陷入低迷,令以往供應中國各種原物料的新興市場國全都跟著重摔,但「中國對旅遊、服務業需求顯著提高,未來最大受惠者是成熟國家。」

陶冬用一個故事說明了陸客在海外消費的強烈欲望,「今年以來,每一班從日本回到中國的班機上,幾乎有半數乘客,身上都扛著一個馬桶座;其實這是中國製造的,只是以日圓計價、便宜3成」。

中國民眾的熱門娛樂除了看電影,還包括出境旅遊。12年時,中國出國旅客約8000萬人次,14年已達1.07億人。其中,在國外單次消費超過1萬5000美元的陸客,比重更達到4成。興業證券也預期,未來3年內中國出國遊客人數將以3成速度攀升。

此外中國的龍頭企業也到處購併國際知名品牌納入旗下,舉例來說大連萬達除了砸錢投資電影,也拿下西班牙甲級足球隊「馬德里競技」2成股權;率先開啟陸企購併潮的復星國際,入股知名度假村Club Med、希臘精品Follie Follie,今年更買下加拿大知名藝術團體——太陽劇團。

這一波商機所在,對台商而言,最有本錢、最有機會參與其中的就是醫療服務業。因為基層民眾醫療與保險嚴重不足,是迄今無法解決的困境。「辛辛苦苦30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這句俗語正是問題的生動寫照,因此麥肯錫估計中國醫療市場至2020年,規模將會有1兆美元(約33兆元台幣)。

他們的醫療健檢正起步
台商最有機會的領域
管理仍具優勢

「中國醫療健檢服務成長空間非常大」,敏盛醫控董事楊弘仁香相當樂觀,他在13年時受影星李亞鵬邀請,到北京擔任李亞鵬創辦的嫣然醫院執行長;憑著台灣經驗,1年後楊弘仁的團隊成功改善經營,進而通過JCI國際醫療認證,「嫣然經驗」吸引許多中國醫療院所希望探詢合作機會。而台灣知名的頂級抗衰老健檢品牌安法診所,今年10月21日正式登陸上海,搶攻這塊市場大餅。

中國經濟雖冷,但富起來的中產階級正好警惕我們,中國經濟失速、但新興服務業為台灣帶來可觀商機,也帶出投資中國未來的重點方向。

【 延伸閱讀 】

■  陶冬:股市救經濟根本是旁門左道
■  強國盛大閱兵 窺見中美台新變局
「史上最無理會員招募」憑什麼賺粉絲4000萬?
■  缺口下的新中國
■  陸資砸10億來台購屋 年輕人存一輩子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