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豬十六羊糕餅 暗藏明碼

百年餅舖舊來發老闆何錫銘仍珍藏「九豬十六羊」的糕餅模具。(程炳璋攝)

中國時報【程炳璋╱台南報導】 農曆3月19日是台灣「太陽公生」,傳統宗教須準備以糕餅作成的「九豬十六羊」供品來祭拜太陽星君,這項習俗已逐漸式微,全台南只剩3家寺廟延續祭儀,也使壓製糕餅的傳統技藝逐漸失傳,更少有人知這25塊糕點,剛好可排成一個「明」字,是先人刻意隱含著「反清復明」的密碼。 根據成功大學教授何培夫調查研究,「九豬十六羊」自古以祭拜太陽星君為名,其實就隱含「反清復明」的意義。當初先人擔心祭儀太過鋪張會引起官方猜疑,一開始就以綠豆糕與鳳片糕當成供品,取代實物。「九豬」有「救朱」的諧音,以「救朱元璋」意指代替拯救明朝,「十六羊」則指明朝16位皇帝。 去年成大醫師許順傑,因為熱愛歷史典故,剛好到北區百年餅舖「舊來發」看見這套「九豬十六羊」傳統糕點,買回家研究這項中國點心歷史,竟發現九隻豬可排成一個「日」字,16隻羊可排成一個「月」字,剛好排成「明」字。 「九豬十六羊」祭儀在兩年前成為台南市政府公告市定民俗,在舊市區內,僅剩3家寺廟每年按傳統舉行,市區也僅剩9間糕餅店有這項古老點心的製作技法。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擔心老技藝失傳,27日帶著家齊女中烹飪班7名學生前往「舊來發」店內,由老闆何錫銘當場開班授課,讓學生完整學習這套快失傳的民間技藝。 舊來發餅舖表示,「九豬十六羊」製作過程辛苦,製餅要1小時,製成後需12小時風乾,一次需大量製作才划算,成本考量就是問題,以往傳統餅舖大多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