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成長引擎 印度將取代中國

旺報【記者陳筑君╱綜合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最新報告,將印度2015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值從當初的6.3%大幅上修至7.5%;但對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測則保持不變,預估2015年可達6.8%,2016年降至6.3%,這也是1999年以來「龍象之爭」中,印度首次勝出。對此,南韓媒體認為,印度經濟增速將趕超中國,亞洲成長引擎恐易主。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截至2013年為止,印度仍是受美國量化寬鬆縮小打擊變得脆弱的新興五國之一,但具「親市場」傾向的印度總理莫迪就任後,開始進行大規模經濟改革,促進了印度經濟成長,加上低油價等因素作用,慢性的經常收支赤字問題也得到大幅改善。 將成世界第3大經濟體 在上述背景之下,世界對印度的經濟發展進行了重新評價。IMF總裁拉加德2015年3月訪問印度時,對印度的經濟發展即稱讚說,「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恢復非常緩慢脆弱,儘管如此,在烏雲籠罩的世界經濟地平線中,印度正是有光亮的地方之一。」 此外,首先提出「金磚四國(BRIC)」此一概念的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歐尼爾(Jim O'Neill)亦曾指出,隨著印度的投資環境日漸改善,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時間點或已不遠。 陸首季GDP 6年新低 相較印度的經濟快速成長,韓媒直言,中國經濟成長明顯放緩。大陸國家統計局本月15日公布,2015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增加7%,為14兆人民幣,這一數字是2009年第一季(6.6%)後,時隔6年來的最低值。 據分析,貿易額的減少是第一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第一季大陸進出口規模為5.54兆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減少6%;其中,出口成長4.9%,但進口大幅減少17.3%,顯示迄今為止引領大陸成長的貿易引擎亮起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