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大躍進 生成式AI雙面刃

人工智能快速崛起,隨之而來的爭議持續擴大,其中一個是創作者的版權問題。究竟AI創作的圖像是不是藝術家的產物,AI蒐集數據後大量仿造繪圖是否侵權等,都掀起正反輿論討論。AI時代來襲,人心惶惶,就連科技鬼才都懼怕背後的威脅。馬斯克連同1000多位專家與業界人士簽署一封公開信,呼籲暫停開發強大的AI系統半年,讓有關單位預先摸清AI系統的潛在風險。

一身雪白羽絨服,再加副墨鏡,教宗的fashion感直接拉滿。風格毫無違和,一發布直接爆紅,推特很快澄清,這組照片通通由AI生成。看似玩笑的背後,卻留下深廣的反思空間。

主播 埃利亞斯:「馬斯克簽署一封公開信,呼籲暫停開發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因為已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切風險。」

就連科技鬼才都懼怕人工智能的力量,馬斯克連署1000多位專家及業界人士,呼籲暫停研發,利用半年時間,讓有關單位預先摸清AI系統的潛在風險。義大利更是打響全球第一槍,基於隱私考量,暫時封鎖ChatGPT。

科學編輯 阿巴尼:「這有點像一個國家開發一顆核彈,投下核彈後才說哇,原來這是它的作用,但當其他國家也想開發核彈保護自己時,(創始國)又覺得受威脅,即使是專家也不太理解(人工智能),也無法預測或有效控制,被稱為非常強大的人類競爭對象。」

AI競賽失控,法律也來不及應對的另一個證據就是「版權髮夾彎」。美國藝術家透過AI描繪出漫畫,成功獲得所有權。不料版權局隨後態度大轉彎,表示她只擁有編曲和故事情節的著作權。

藝術家 卡什塔諾娃:「人工智能將是場革命,無論我願不願意使用(AI),它都會一直存在,所以我想做的是教藝術家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也許他們可以好好利用(AI),同時保住工作。」

人工智能隨處可見,不僅讓錯誤訊息氾濫,還一步步模糊人類被視作主體的獨特性。AI能在短期內模仿各種畫風,目前網路上已出現50億張山寨作品,明顯侵犯「數百萬名」藝術家的智財權。除了心血被盜用,他們也擔心因此失去收入來源。在未來,機器人是否會主宰世界,並重塑人類文明?後續風險至今仍無法預知。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環保歡喜心 秘訣就在做中覺
「非典型肺結核」難纏 非結核分枝桿菌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