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害商 台灣自斷資金活水

旺報【記者黃佩君╱專題報導】 台灣自2009年開放陸資投資,台資赴陸的「單行道」終於因此開放成為「雙向道」,但陸資來台的「高速公路」卻始終未能暢通。開放政策牛步,對陸資限制重重,導致總體效益雷聲大、雨點小,到今年2月陸資投資累計僅8.7億美元,與台資赴陸的1354億美元相去不可以里計。台灣應尋求積極開放,加快政策腳步,使兩岸經貿失衡現象有所改善,並把握這一波陸資投資契機,以目前陸資積極布局東南亞、新興國家甚或歐美態勢,台灣將有可能再造優勢。 隨《服貿協議》在立法院卡關,第4波陸資開放也已延宕1年半。目前在台唯一的陸資商會──中國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說,曾有許多規模相當大的陸企向他反應「台灣對他們限制太多」,並強調「希望台灣第4波對陸資開放政策能盡快上路,但如今仍未提上時程」。面對陸資來台限制重重,開放牛步,他也不禁感嘆陸資來台「是挑戰,而非機會。」 法規限制 不鬆反緊 但儘管如此,陸資來台在過去一年內,不但沒有新增鬆綁項目,法規限制卻反而趨嚴。不但第4波陸資開放遲遲等不到春燕,去年11月更反其道而行,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增修在影響國安等情況下可撤銷或廢止已核准來台的陸資投資案,也增列轉讓持股限制,若影響國安與公共利益,將不予許可;同時更將擴大在台陸企的查核範圍。 此種逆勢操作,使陸企疑惑,陸方也大感不滿。不但在台知名陸企高管曾私下抱怨「台灣的政策沒有一致性,方向難以掌握」,大陸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更在去年底「兩岸產業合作論壇」當面炮轟,呼籲台灣減少投資限制。 經貿官員表示,在台灣對外資開放逐漸「去審查」時,陸資來台不鬆反緊的癥結,其實還是在於政治。去年中開始掀起的服貿風波,投審機關首當其衝,所有對陸資投資的許可案都被一一點名質疑輕放。官員強調投審會「承受難以想像的壓力」,自然不敢對陸資開放再有積極表示。 看陸資 充滿政治味 李榮民說,台灣在政策上對陸資限制太多,包括參股、業別限制、通關不夠便利化等。官員也說,目前陸資最有興趣、台灣也亟需引入資金的面板、LED、工具機等7大關鍵產業,但政府對陸資仍然不放,然這些產業情勢瞬息萬變,面板就是局勢一夕逆轉下的犧牲者,如果不把握陸資投資機會,產業仍會想方設法出走大陸,屆時換來的反是台灣本地流失投資與產業的惡果。 此外,目前法規對陸資認定過嚴,只要陸資直接或間接持有3成股權,即被視為陸資企業,需要戴上目前陸資法規的緊箍咒,有檢討修正必要。另對上市櫃公司、策略性產業參股、新設公司等有前景產業,政府也都針對陸資設關卡,防止陸資進入董事會,使陸資感到不平。 官員說,台灣把陸資的政治意涵想得太嚴重,事實上商人「不會跟錢過不去」,若台灣投資標的不好,也不會為了政治目的投下銀彈。但台灣有前景的產業卻自拒於陸資活水之外,在外資投資節節減少的情況下,這種「因政害商」的情形,相當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