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苑綺牛排補血?過量恐癌細胞轉移

余苑綺日前在臉書PO出自己大口吃牛排的照片,向粉絲報告「今天是補充血紅素的牛排日,跟媽媽一起共享好幸福ㄛ!」(圖片/取自余苑綺、李亞萍臉書)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余天二女兒余苑綺,自被檢查罹患直腸癌第3期後,積極接受化療、對抗癌症病魔,但剛做完第4次化療的她卻顯得十分虛弱。日前媽媽李亞萍特別準備牛排給余苑綺享用,希望藉此讓寶貝女兒補充血紅素及蛋白質。營養師表示,食用牛肉確實有助補鐵,但紅肉中的飽和脂肪酸成分,卻有催化癌細胞生長的可能,因此,份量的拿捏非常重要。


王子南營養師表示,營養充足和維持體力,是戰勝癌症的必備條件,尤其化療過程中往往會連同健康細胞一起殺死,甚至使人體骨髓造血細胞功能受到抑制,導致體內血紅素不足,出現貧血、暈眩等不適現象。為降低副作用的衝擊、成功對抗癌細胞,建議化療前、後多攝取優質高蛋白食物,以儲備抗癌所需的體力和抵抗力。
吃紅肉補血?日不逾1/3有保障
而適度食用鐵質含量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紅肉,例如,有「補血聖品」之稱、鐵質、蛋白質含量豐富的牛肉,就是不錯的一種方式。
不過,王子南營養師強調,雖然紅肉營養價值高,但其內含的油脂成分屬於飽和脂肪酸的一種。若食用過量、無所節制,恐使人體細胞浸潤於飽和脂肪酸中,造成細胞在氧化過程中產生變質、變性,使自由基大量攻擊健康細胞。不但補充體力不成,更可能導致癌細胞不受控制,增加癌症復發、轉移的風險。


為避免上述疑慮的發生,建議癌症病友紅肉食用量,應佔每日蛋白質獲取來源1/3為限。剩餘的2/3部分,不妨可選擇雞、魚、海鮮、雞蛋等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或是,含有豐富植物性蛋白質的豆類食品做為蛋白質的攝取來源較為適宜。
不養大腫瘤!化療補蛋白質這樣吃
除了蛋白質攝取來源應謹慎挑選外,癌症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取建議量,又該控制在多少呢?王子南營養師進一步說明,以體重50公斤的正常女性來說,每日熱量所需約為1500大卡,蛋白質攝取建議量為5份左右(每1份約為手指3指併攏之大小厚度=35公克)。
而需要較多熱量、蛋白質做為合成好細胞原料、預防組織耗損的癌症病友,每日熱量所需需提升至2000大卡左右;蛋白質攝取建議量則可大幅提升為7至9份。因此,癌症病友若想要在飲食中加入牛肉幫助補充血紅素,以紅肉僅能佔每日蛋白質攝取量1/3來換算,則不宜超過3份(105公克)。相當於半塊6盎司重的市售牛排(1盎司=35公克)。


【營養師小叮嚀】:
最後,王子南營養師也提醒,由於癌症患者本身抵抗力較差,對於病毒、細菌防護力較一般人不足,建議食用牛肉時,煎煮至全熟較有保障。另外,也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菜沙拉等易有細菌、病毒殘留的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