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補關係

修補關係

我常常在談及關係時,總會分享:

「我們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能展現出理想的溝通方式,特別是在自己內心面臨巨大的壓力與恐懼之時。我們可能會很直覺與本能地反應出舊有模式,但是沒有關係,只要我們願意事後修補,去表達自己的心情與想法,也願意道歉與感謝,就是一種力量。不用期待自己學了這些,就進入一種隨時都能平靜地、平安地溝通。當內在力量安穩時,我當然可以做到這些,但是總有某些時候我會失去平衡。我可以盡力地在這個時候駕馭自己,但當內心情緒發展超乎我能掌握之時,不小心呈現不合宜的行為之時,我也能接納自己的不適當,並且願意盡力去修補。」

這些話是為了讓人們放下對自己的完美期待,也認識生活中的關係與自己是隨時變動的;我們也要學習駕馭突然衝出來的情緒,與接納自己的不適切。這是我們可以為自己和關係負責的部分。但是,當關係對方呈現出暴衝的情緒與語言,我們是承受的那一方之時,你是否也願意給對方修補的機會,去聆聽對方的心情與想法,然後放下?

我們常常不小心地進入要求對方理解與原諒,卻不願意聆聽與放下對方讓自己受傷的困境,而造成關係的僵局。

電影「婚姻風暴」便描述了這樣的困境。

一家人原本開心地去滑雪度假,卻在第二天於露天餐廳午餐時遇上了雪崩。當時原本以為只是小雪崩,沒想到卻突然形成一道高牆,直直往餐廳衝來。原本爸爸還高興地拿著手機攝影,告訴小孩沒事的,卻在雪崩高牆形成之際慌亂地逃走,留下媽媽緊緊抓住兩個小孩,來不及逃跑地蹲在桌子旁,祈求平安。

還好雪崩只是虛驚一場,在到達餐廳前便停止了。之後,爸爸回來了,卻在媽媽心裡留下一道深深的傷痕:我的丈夫居然自顧自地逃跑了,留下我和孩子孤立無援。自此,度假的氣氛改變了,原本開心的氛圍,瞬間凝結。

媽媽在與朋友聚餐的社交場合,描述丈夫逃跑的情節,丈夫否認,說這不是他認知的故事內容。兩人起初還試圖消弭這突發的意外,想要重新連結,但是妻子的受傷情緒因著不被理解與接納而不斷地蔓延著。

終於,妻子又再一次在不同朋友的面前訴說著更詳細的丈夫逃走的過程,丈夫依舊否認。妻子說,我可以讓你看當時的攝影,確認當時發生的過程。丈夫再也逃不掉面對自己曾有的行為。

這時,丈夫突然崩潰痛哭,說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也討厭自己有這樣的一部分,不只妻子是受害者,他也是自己這樣性格的受害者。

妻子瞠目結舌,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丈夫的失控,卻也做不出任何安撫的動作,只能重複說著:「你冷靜。」

結果是小孩出來擁抱爸爸,並且要求媽媽也要擁抱爸爸。

我們可以非常理解這位妻子的心情,她在亟需丈夫的時候,卻被背棄了,她被澈底拋下,摧毀了她對丈夫的信任與安全感。尤其事後當她訴說這過程時,丈夫無法聆聽甚至否認,更增加她的挫折與忿怒。

而這位丈夫呢?

身為丈夫與父親,在危難之際卻只關注自己的生存,要如何面對自己的膽小與懦弱?面對妻子不斷訴說與指控,要如何向妻子承認自己的不適當?他試圖掩蓋這一切,當再也無法否認時,只能向妻子承認自己的脆弱,以致無法自拔地痛哭。

這對夫妻各自面對著自己的期待失落。妻子期待丈夫的保護,丈夫也期待自己能保護妻子,但是雪崩事件摧毀了這對夫妻的期待,造成了需求失落。妻子要如何理解丈夫的行為是屬於人性的脆弱,並再次相信丈夫;而丈夫要如何重建自尊,再度贏得妻子的信任,這些都是夫妻關係此刻面臨的考驗。

是什麼樣的力量會讓人願意理解、原諒並且重拾信任?我想,是過去相愛的美好經驗,還有選擇不放棄關係,願意從現在起修補的努力。

電影最後便展現了這樣的力量。

最後一天的滑雪裡,妻子迷失在大霧的雪地中。她呼喊救命,丈夫毫不猶豫地前往救援。妻子感受到丈夫的保護,丈夫也因此對自己重新產生了信心。

關係僵局常是互動的結果。當一方覺得挫折與受傷,另一方就必須願意承認與道歉;當一方願意修補,另一方就必須願意給予機會;當一方短時間難以平復傷口,另一方就要有耐性等待原諒;當一方覺得愧疚與難堪,另一方就必須建立臺階,讓對方有路可走。如若不然,便只會停留在自己的受挫情緒之中,持續埋怨對方。

無論我們在關係中是處在怎樣的角色與處境中,都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去突破僵局。牧師Joel Osteen便描述了一則他的母親處理夫妻關係的智慧。

有一天,夫妻發生爭吵,丈夫感受到被冒犯,覺得自憐,因此決定和妻子冷戰。

他在相處中漠視她的存在,總是當做沒看見她,並且對她的問話呈現愛理不理的狀態。

幾個小時後,妻子受夠了冷戰,決定採取行動。她安靜地躲藏在家中的一扇門後。

一陣子過後,丈夫發現妻子不見蹤影,他開始找人。他找得愈久,就愈擔心。

數分鐘後,他經過太太藏匿的那扇門,她跳到他背上,雙腿夾住他,說:「除非你開心,否則我就不下來。」

剎那間,兩人都笑了,就這樣笑了許久,丈夫也忘記了他原來到底是為了什麼生氣。

聖經哥林多前書中說:「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如何在關係中行出有益處的行為,取決於我對伴侶的愛,與駕馭自己黑暗的能力。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