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坪老公寓,讓我能盡孝養兒就夠了!她49歲退休、被動月入3萬:人生劇本說不準,早下手就對了|買房財之道

【文/蔡碧月】49歲意外登出職場的「嫺人」,靠著投資月花3萬生活無虞,她寫部落格分享理財心得、出版「提早退休說明書」,成了許多擔心中年危機的上班族追蹤對象;然而相比同儕熱中房地產,她這輩子只買過一間23坪老公寓,還常被笑「沒電梯,老了怎麼辦?」但她不在乎,認為可以盡到孝親、養育小孩的人生責任,一個人一生一間房子夠住就好。

退休後每月要多少錢才夠花?嫺人回答,至少要和當地水準相當,「主計處統計2021年台北人每月消費是32,350元,所以我就抓這個數字,當然2萬多也可以過活,中年以後有許多健康風險像牙齒治療等,3萬以上比較安全。」

嚴控消費存退休本 49歲主動辭職

數字明確、邏輯清楚的「嫺人」,最後一個職場工作是金融業高階主管,49歲時因為外商東家被收購重組,組織已無符合志趣的容身之處,在不安的氛圍下,主動辭職自我了結,但登出職場的年紀,比心中理想的55歲退休早了6年。

諷刺的是,過去包裝、行銷金融商品的她,退休後發現存款無法供養自己到百歲,上班時代追逐明星基金、停損停利等投資方式,不適用退休生活,於是決心打掉重練,轉向研究國外退休指引資訊,透過存股領息、指數化投資,以股五債五比率重新配置資產,5年來即使遇股災還是正報酬。

「我要強調,除了投資以外,平日消費的控制,對延長退休金使用年限的功效更好。」

▲嫺人認為,第一間房不需設定目標太高,先買到手再說。
▲嫺人認為,第一間房不需設定目標太高,先買到手再說。

嫺人坦承,辭職是自己提的,但面對中年危機帶來的「類被裁員」,初期還是會因為找到不新定位而失落,甚至一度離家出走,最後靠著寫部落格分享理財心得,考取英、日語導遊及外語領隊執照,才漸漸品嘗出「退休日子是勤奮工作多年的禮物」的醍醐味。

相較投資理財心得豐厚,在不動產方面,嫺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她只有一次購屋經驗,那是婚後一定要住婆家附近,30年前就近買了一間屋齡30年、23坪的老公寓。

老公寓3房改2房 500萬買市值翻倍

搬進去之前,她花150萬重整管線、裝潢,將3房格局改成2房、廁所浴缸打掉改成沖澡,讓小家庭住起來更舒適,她打趣說:「因為房子太小,我幾乎不邀朋友回家,都約咖啡廳見面,雖然被笑『老了沒電梯怎麼辦?」那就努力健身吧!硬要說後悔的是,如果能有3間大房,說不定我現在有2個小孩。」

500多萬的老公寓,如今市值破千萬。「一定有人會說,這種房價以前才有!我能理解現代年輕人怕被高房價綁死的想法,但人生劇本說不準,許多事會影響收入。」

▲49歲退休的嫺人,擅長投資理財,在不動產方面,這輩子只買過一間老公寓。受訪者提供
▲49歲退休的嫺人,擅長投資理財,在不動產方面,這輩子只買過一間老公寓。受訪者提供

10%高利年代月付3萬 重擔不輸現在

買房那年她30歲,讀研究所晚出社會,加上每月要拿孝親費回家,手頭很緊,「購屋頭期一百多萬,主要靠工作多年的先生支應;買房4年後才生小孩子,有緩衝期可以多存錢,高利舊時代,房貸利率一度飆到10%,每月房貸3萬多元,重擔不輸現在。」

兒子出生那年,先生離職創業,她負責家用、兒子教育費,退休後,家用轉由先生負擔,她只需負責個人開銷,算是一個接力賽的家庭。

在她印象中,隨著升職、薪水調升,夫妻倆的收入除了繳房貸還有閒錢做投資,「花了10多年還完房貸,之所以那麼快,是因為我30多歲時被裁員,領到一小筆資遣費。」

這筆資遣費既是機會財,也是她投身的產業風雨飄搖的年代標記,為了保住飯碗,她更專注工作,「不像同輩懂得買房投資,我沒心思也沒想過買第二間,對我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沒有當投資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定要住公婆家附近,所以沒想過換屋。」

嫺人感嘆:「我真心覺得買房子千萬不要跟別人比,不要設定那麼高的目標,在能力許可下先買一間,早一點把房子買到手很重要,是小或舊都沒關係。假如我當初沒買這個房子還在付租金,現在可能無法安心退休。」

▲30年前找設計師裝修房子,當年的設計圖依舊保留,裝潢至今仍很實用。受訪者提供
▲30年前找設計師裝修房子,當年的設計圖依舊保留,裝潢至今仍很實用。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