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司機腦中風 昏倒前急拉煞車

年近6旬婦人罹大腸癌初期,因病灶離肛門近,施傳統手術恐肛門功能喪失,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保住肛門。 嘉義基督教醫院今天表示,雲林縣元長鄉黃姓婦人於2年前開始出現排便異常症狀,分別至各大醫院檢查為大腸癌初期,由於病灶離肛門口很近,擔心傳統大腸癌手術,恐無法保留肛門,而造成一輩子使用人工肛門情況。 經胃腸肝膽科醫師周莒光解說及安排下,選擇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順利切除病灶並保留肛門,更在術後當天就可下床走動,住院2至3天後,經檢查確認後返家休養,目前僅需定期追蹤檢查。 周莒光表示,過去對食道、胃與大腸罹患癌的治療方式,主要經由傳統開刀手術,將有病灶器官全部或部分切除,病人雖能夠痊癒,但卻容易造成器官有可能會失能,如食道癌手術時,需將食道大部分切除,進行胃管重建,未來會造成吞嚥不順;大腸癌手術後,若靠近肛門可能造成一輩子得用人工肛門。 周莒光指出,目前提供早期癌症或大型息肉不需要開刀新選擇,就是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透過這項技術,不需剖開腹部或在身體打洞造成傷口,體內器官也無需切斷或切除,達到治癒及器官保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