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五行缺什麼補什麼

冬天到了,就是要進補,余佳航中醫師表示,補對了才有效,配合年份、月份的五行屬性,缺什麼補什麼,例如立冬為丙戌月「缺水」,吃些豬肉等「屬水」食物補「水」,才是養生之道。

若冬季均溫偏高,只能溫補或涼補
若冬季均溫偏高,只能溫補或涼補


冬天一定要補嗎?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師余佳航指出,冬季均溫偏高,只能溫補或涼補,若能配合年份、月份的五行屬性,缺什麼補什麼,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例如今年是乙未年,五行缺金與水,立冬為11月8日,為丙戌月,與年份搭配,仍是缺水,因此吃些「屬水」的食物,如豬肉、色黑食材,料理時加點鹽巴,即可補足所缺乏的水,就是很棒的進補方式。
 
《太燥藥材易傷及肝木》
余佳航醫師指出,台灣屬亞熱帶氣候,冬季平均溫度偏高,因此八珍湯、十全大補、獨參湯等藥膳中,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茴香、丁香等藥材顯得太燥,而燥在五行中屬金,金能剋木,容易傷及肝木。

四神湯
四神湯


《四神湯、冰糖蓮子更適合》
他表示,如果非補不可,只適合溫補或是涼補,大家常吃的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所添加的中藥最好依個人體質調整,除避免偏燥藥材外,最好酌加白果、茯苓、蓮子、芡實、山藥、苡仁、玉竹、百合、天門冬、麥門冬等藥材,四神湯、冰糖蓮子等料理,更適合冬季養生。

秋燥傷肺,多吃白色食物有助於預防及緩解
秋燥傷肺,多吃白色食物有助於預防及緩解


《配合五行屬性進補》
余醫師表示,配合年份、月份的五行屬性,缺什麼補什麼更養生;今年為乙未年,立冬是丙戌月,五行缺水,接著是丁亥、戊子與己丑月,丁亥與戊子都「缺金」,因此不妨多吃「金性」食材,如雞肉、梨子、蜂蜜、白色食物,料理時,加點辛涼藥材如薄荷或辛溫的紫蘇、生薑,但避免胡椒與辣椒等過於辛辣的佐料,己丑月則五行皆具,較為平和,飲食均衡即可。


 【本文原始出處來自《台灣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