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發酵 法人壓寶碩禾、茂迪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太陽能產業的景氣開始加溫,也讓疲弱很久的太陽能類股揮別黯淡谷底。其中,導電漿廠碩禾(3691)以及電池廠茂迪(6244),分別挾「連續兩個月營收締造歷史新高」和「產品輸美稅率全台最低」的利多題材,近2日成為外資法人回補重點,成引領太陽能族群反彈領頭羊。 分析師表示,隨本土資金逐步退場,外資在台股角色越來越重要,尤其外資「一手現貨、一手期貨」聯手打壓台股,導致指數越盤越低、市場人氣更是低迷。但太陽能族群此時卻有吸引外資回補意味,儘管尚未形成趨勢,但頗值得觀察。 從營運面來看,碩禾今年「雙管齊下」,不僅持續擴大在「正銀漿」領域的市占率,在「太陽能電廠」的布局更開始收割。該公司位於日本千葉和福島的太陽能電廠陸續商轉併網,電費收入毛利率超過50%,對於獲利的貢獻度遠遠超過營收。 此外,碩禾近年籠罩在「外商將祭出專利權訴訟」的陰影之下。上周,賀利氏在台狀告碩禾,而碩禾也連續強硬駁斥回應,意外營造出「利空出盡」的局面,外資近兩日分別買超132張和332張,推升股價連兩日反彈。 茂迪因擁有全台廠最低的11.45%銷美稅率,近期在市場回溫之下,吸引模組廠爭相合作,受惠程度也最大。茂迪在合併聯景後,產能超越新日光成為「全球專業太陽能電池廠龍頭」。外資已連買3天,分別買超89張、552張和262張,帶動股價連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