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文革的鑼聲響起

旺報【石佳音】 大陸有句順口溜:「不到台灣,不知文革還在搞」。經過反服貿學運,我們擔心:台灣的文革高潮正要開始。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體系,是社會據以判斷是非的道德標準。這次學運,幾乎顛倒了正常社會的所有是非。學運好漢及其支持者把「革命」視為義務,以自封的「正當性」橫掃一切,無視法律,也不顧討論公共議題的基本道德原則。於是,經由合法數人頭產生的執政黨和政府,竟然可被嘯聚的群眾以打破人頭的壓力所癱瘓。一個號稱已完成民主鞏固的社會,一夜之間瀕臨民主崩壞。可見台灣的民主只是假象,實質上如李登輝所言,只是另一形式的「內戰」。 這場「民主內戰」的背景,就是以「去中國化」為主題的台式文革。這是一樁國族認同改造工程,目標是使大多數人自認是有別於中國人的台灣人。由於認同牽涉尊嚴,特別能煽起人們感情。這就是何以在反服貿風暴中,經濟利益幾乎失去說服力,恐中、仇中則成最有動員力量的情緒訴求。 如此強烈的恐中、仇中情緒,來自兩段與大陸對立的歷史經驗:日據時期的皇民化,和冷戰時期的反共宣傳。前者使不少台灣民眾只能從日本觀點理解抗戰,於是至今懷念日本殖民,習於醜化並敵視中國(包括外省人);後者的影響更為曲折。 中共不等於中國,本來「認異中共」仍可「認同中國」。問題是兩蔣心中民族主義的比重遠少於一黨之私的考量,反共遂極端化、絕對化成為不共戴天的「仇匪恨匪」。結果不但使兩岸社會徹底隔絕近40年,也養成台灣許多人習慣性的反共、恐共心理。 在這種「無條件反共」的宣傳下,當中共還在搞反右、大躍進、文革時,台灣社會較能維持表面上的中國認同。文革結束後,大陸日趨正常發展,政經實力逐漸興起。面對大陸的新局面,只有「為中國而反共」者(如徐復觀、王作榮)願意善意理解對岸,轉變為有條件肯定中共;其餘大多數「為反共而反共」者則在不知不覺間由「認異中共」質變為「認異中國」,最後程度不等地加入了去中國化潮流。 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社會雖在光復後歷經國民黨40餘年民族主義教育,卻對李、扁主導的去中國化缺乏抵抗力,馬英九也得執政6年後才「突然想起」對高中課綱進行遲來的微調。統派則被邊緣化,幾乎被徹底排除出主流媒體之外。台獨和獨台則已成政治正確,當然前者比後者更正確、更「愛台灣」。「民主內戰」的主戰場上,只剩「五十步」(獨台)和「一百步」(台獨)之爭。 大陸文革是「以階級鬥爭為綱」,逼使人人「在靈魂深處爆發革命」;台灣文革是「以統獨鬥爭為綱」,逼使人人「在靈魂深處愛台反中」。20幾年的去中國化,使「無條件反共」轉化為「無條件反中」,仇中情緒一點即燃。如果不是因為獨派政客的貪腐,加上美國在大陸壓力下的對台「監視」,台灣恐怕早就民主崩壞,只剩內戰。這次學運造成的憲政失序實是遲來的必然。馬政府若繼續迴避根本認同問題,那麼,這次學運只是台灣文革的第一步。 (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